| 分类: 游记 |

西行漫记6(额济纳居延海,胡杨林)
今天我们起个大早,4点半出发去居延海看日出。天很黑风很冷,大家兴致却很高。
居延海,关于它的传说很多,“居延”是西夏语,为“流动的沙漠”之意。早在三千年以前,居延地区是一个水草丰美、牛羊遍地的游牧民族的“天堂”。随着历史变迁,额济纳河注入湖中的水量减少,居延海逐渐干涸。
广袤的居延绿洲全部沙化,大片胡杨林枯死,代之以满目“大风起兮尘飞扬”的昏黄景象。后来出于对额济纳旗的生态环境保护,黑水河开始流入干涸的居延海,随着连年补水,才逐步恢复了曾经沙漠绿洲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们摸着黑来到老子塑像前等待日出。 由于大名鼎鼎的中国哲学家老子曾在这里得道成仙,从而使居延海的地位更为凸现。传说老子出关前留下五百字的《道德经》,让后人品味不已。最后化身入海,踪迹不见。老子出函谷关以后,去了哪呢?虽有许许多多的传说,但是在居延海得道成仙的传说确是有史可查的。所以,后人就称这个地方是“流沙仙踪”。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此处已经人满为患,无法占据有利地势观看日出,后看到有船可乘坐观日出,几个人买票上船。船上自是没有人遮挡,只是有点晃。海鸥追着船飞,距离很近,只可惜天色较暗,拍的不够理想。
7点多钟,太阳升起来了,海鸥如同与太阳共舞,美不胜收。
这里有大片的芦苇荡,只可惜人太多,我们也没来及仔细领略湿地风光了。


老子像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额济纳的胡杨林了。回到驻地,稍事休整,直奔景区。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爱一个人,就带她去看额济纳的秋天,因为那里的胡杨最美;如果恨一个人,就带她去看额济纳的春天,因为那里是我国沙尘暴的肆虐地。地狱与天堂,美丽与恐怖,有时仅一线之隔。再苛刻的旅行者也无法对额济纳无动于衷,那里是天堂和地狱距离最近的地方。胡杨巨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一千年”,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
胡杨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盐碱含量很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胡杨照样枝繁叶茂,因此又被人们誉为“沙漠的脊梁”,也是沙漠中的英雄。
今年天气有点不正常,我们去以前,温度始终偏高,据估计,10月7日应为最佳观赏期。我们去的时候是10月6日,而且10月2/3号就开始降温,虽然没有100%变色。但已经可以看到金色胡杨树魅力尽展了。
因为是十一黄金周,景区人很多。额济纳旗胡杨林虽然说是从一道桥到八道桥,但是一道桥是大门,基本略过,五道桥,六道桥,现在是民俗村,观赏性也不高,真正玩的就是二道桥,四道桥,七道桥和八道桥。二道桥是倒影林,盈盈清澈秋水中,映出一个个金色倒影,加上湛蓝的天空,真是美不胜收。来额济纳的人很多都想展示自己的美,她们穿上鲜艳的衣服,摆出各种姿势拍照,也算是胡杨林中的一景吧。
从二道桥乘景区车就能到四道桥,这里被称作英雄林,是电影《英雄》的外景地。四道桥胡杨高大密集,有着千姿百态的造型,是拍摄胡杨人像的最佳去处。
七道桥叫梦境林,抬眼望去一片金黄。这里胡杨的变色率最高,有的胡杨叶子已经落了满地了。满眼都是灿烂的秋色,美得让人炫目,美得让人沉醉。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我们最后来到八道桥,这里称作沙海林。
这里人太多了,尽管交通不便,尽管吃住很贵,尽管有那么多不尽人意,人们还是蜂拥而至。只为得遇那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


胡杨全身是宝,叶子含有丰富氨基酸,是驼羊最好的食物。树干坚硬耐腐蚀,可做家具和造船。树皮中含有小苏打,,可用于化工原料和医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