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3(三盛公)

(2020-10-12 17:23:48)
标签:

内蒙

磴口

三盛公教堂

粮仓

黄河水利枢纽

分类: 游记

西行漫记3(三盛公)西行漫记3(三盛公)

 今天是出游的第三天,清晨起来继续西行。上午10点左右就到了巴彦淖尔(临河)的磴口地区。 

我们首先来看三盛公天主教堂。实话说这个教堂并不起眼,但它是河套地区最早建成的天主教堂,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为法国天主教神父德玉明所建,1888年动工兴建,1893年落成,距今已经100多年了。1980年后,教堂经过修缮,重新使用。教堂的建筑风格既吸收了西洋哥特式的风格,又富有中国地方民族特色,融中西建筑艺术为一体。

  堂院大门顶部建有钟楼一座,高10米,有合金大铜钟两口,钟声圆润洪亮,方圆十里都可听到。附属建筑有修道院、修女院、育婴院、男子部小学(1998年在原基础上翻建了560平方米的办公楼)、果树林园等,风格独特、自成一体。2006年,该教堂被定为自治区级保护文物。

据介绍,每逢重大教会活动,不仅本地区的教徒聚集教堂,银川、平罗、定边、包头及巴彦淖尔市各旗县的信徒也云集于此,诵经之声响彻村落。

三盛公这个名称起源于晋商乔家走西口来此地建立了三盛公商号,后来商号衰败了,却因为有了三盛公教堂而将此名保存下来。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这是包头附近的热电厂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路上看到王昭君像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然后我们来到冯玉祥粮仓。

  1926年春,冯玉祥西北军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在北平南口被直系(张作霖)和奉系(吴佩孚)军阀击溃,在中共党员李大钊的影响下,冯玉祥去苏联游历,同年9月回国,当时,他接受了李大钊的建议,果断决定“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在五原召集旧部,收拢整编部队,编为13个师,驻扎在河套地区,重新打起国民革命军旗号,举行了中外闻名的五原誓师大会,决心投入北伐,以求中华民族之解放。

冯玉祥将军率40万大军西进援甘平陕时,源于左宗堂设置粮台的渊源,又在此设粮站,建粮仓,给大部队运粮。此粮仓黄土做成,很有西北风格。

当时三盛公是磴口县最富裕的地方,有各种买卖字号、作坊,天主教堂又是河套地区的大教堂,所以磴口县在这里设三盛公区,开始组织运粮,运的粮食主要是糜子和小麦。从19267月开始经磴口西进,到192711月才全部走出磴口,共运粮达72万斤(2400石(每石300) )。

  冯玉祥将军驻足磴口,加强兵站粮仓建设,保证了西北军参加北伐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该粮仓又为国家粮食储运保障民生支持重点工程做出重要贡献。它记录了磴口清朝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00余年仓储的历史,承载了磴口粮食仓储历史民俗文化,是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仓储制度和粮仓建筑的宝贵实物。

此处建了博物馆,院子里还有实物模型,让人了解到西北粮仓的状态。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它位于黄河干流的上中游,著名的“几”字弯头,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依法确权划界的管理范围内;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拉善盟阿左旗接壤处;分布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原名三盛公)东南的黄河干流两岸。作为风景区,它具有雄浑壮观的大河风光,神奇壮美的沙漠景观、气势宏伟的枢纽工程,以及良好的生态,鲜明的地域文化,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

黄河水因为还没有进入黄土高原,还不太浑浊,也不太汹涌,却大气磅礴,尤其在水闸处,让人想起黄河大合唱中雄壮的乐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远、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它很好地发挥了调节水量的作用,根除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水旱灾害,还发挥了防凌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沟通黄河两岸交通、保障下游用水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国家水利建设的重点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造福于两岸的人民。

坐电瓶车转一圈导游热情,讲的也很好,让我们领略了此地的黄河文化。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黄河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进入景区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这些都是修水利废弃的设备做成的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哈哈镜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这些是废弃的水闸做成的。上面的画是一条黄河,每个闸门上有关于黄河的诗
西行漫记3(三盛公)
黄河大桥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这是黄河的模型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水库的大坝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滚滚黄河水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纪念碑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防水的闸门

下午乘车前往敖伦布拉格。车程很长,直到田阳下山,我们才赶到驻地。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西行漫记3(三盛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