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颐和园后山 |
分类: 游记 |
从半璧桥沿窄窄的小河向东,便是颐和园的后湖,它面对的就是万寿山的后山。这里非常清净,来的人不多。以前这里是可以划船的,现在游船都因为这里偏远,不到这里来了。
我最喜欢这里,因为它的幽静,也因为少了人为的雕砌。原本这里也有不少建筑,却因为英法联军烧毁以后,清政府无力全面修复,只能紧着门面先修,前山景点都还没有全修完,所以后山就留下好多废墟。
沿湖而行,山清水绿,树木繁茂,常常听到鸟叫,不时有几只游船驶过,画出长长的水波,让人心旷神怡。


千峰叠翠城关

后山的遗址赅春园和味闲斋,原是是并肩相连的两个院落,位于后山御路西部路南的坡地上, “味闲斋”是乾隆皇帝的书斋之一,只剩五间殿堂的台基。赅春园前临丘壑,背靠石崖,顺山坡迭起三层台地,它与味闲斋之间以游廊连接在一起。
从石台上再沿陡峭的石阶拾级而上,是赅春园中最为著名的建筑“清可轩”。一块突兀的巨石前建起的“清可轩”,以天然岩石为后墙,殿顶的后檐椽部分残存还嵌在岩石缝中。
说起颐和园苏州街,大家应该不陌生。它原称万寿买卖街,始建于乾隆年间清漪园时期。位于万寿山后河两岸,是一条模仿江南水乡街市建造的宫廷商肆。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 买卖街从乾隆时建成存在了近百年时间。咸丰十年(1860 ),买卖街上所有铺面建筑都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焚毁,留下的只是颓垣断壁,一片废墟。1986年重建。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