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织金洞贵州 |
分类: 游记 |

贵州游7
织金洞
贵州的夏季多雨,前几天,都还好,可今天雨下的有点邪乎,我们决定去织金洞。织金洞被誉为天下第一洞,正如作家冯牧题词中写道:“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环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织金县境内,距贵阳156千米,是国内最大的喀斯特洞穴,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织金洞离安顺也就100多公里,但路不太好走,加上下雨,那边又有许多大车,所以车看开得很慢,估计开了将近3个小时。但是因为出发早,又加上天气不好,我们到时还没有多少游客,说要等够了十人才能进洞,只好耐心等了。我们在接待大厅等候,顺便看看介绍: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由织金洞中心景区、织金古城区、东风湖(裸结河)峡谷景区、碧云湖休闲度假区组成。织金洞已勘察长12.1公里,洞腔最宽跨度175米,相对高差150米,一般高宽均在60~100米之间,洞内总面积70万平方米。织金洞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杰作精品。以“大、奇、全”为特点,洞内岩溶堆积物达40多种,囊括了世界溶洞的各种形态类别。
接待大厅很气派,它是依山而建的石头建筑,曲檐回廊,富有地方民居风格。最有特色的是大厅中央的一根石柱,据说叫“直括阿鲁柱” 直括阿鲁是彝族传说中的英雄,柱子上的浮雕表现的是他射日除恶的形象,体现了它的这两大公德。又来了几个人,我们于是在导游的带领下进洞参观。在进洞前,我们看到了许多名人的题字,“织金洞”三个大字是启功先生的手笔,可惜先生已经作古,这些字迹就更是珍贵了。织金洞自开放以来,游人络绎不绝,参观的名人不少,胡锦涛、吴邦国、乔石、李岚清、钱其琛、谷牧、田纪云等都留下了题字“行星上一大奇观”,“地下艺术宝库”,“洞中王”,“天下第一洞”,“岩溶博物馆”……
大家各抒己见,对此洞大为赞赏。真的有那末好吗?我还是希望用自己的眼睛来证实一下。
我们首先进入洞口,这里是花园式的迎宾厅,由于洞口可以透过阳光,所以有许多千奇百异的花草点缀着"双狮"、"玉蟾"、"飞来石"等石景,迎接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下雨,柔和的光纤从洞顶洒向织金洞,在水蒸气的缭绕弥漫中形态各异的岩石虚虚幻幻,细小的水滴恰如一串串晶莹而透明的珍珠散落人间,其境美不胜收,其意可幻可切。我们于是在导游的带领下向洞内走去。50 万年前这里原本是水世界,随着平面下降,山体露出,在水和二氧化碳的联合作用下,大自然用它特有的笔,描绘了这水晶般的世界。难怪文人墨客称它为“天宫”。穿过白色的“藤蔓”,迎面是铺展在洞壁上奔流之下的石瀑,进入普贤骑象的“讲经堂”就见一巨幅壁画,这是因为岩石中含有铁、锰、锌等金属才有了各种色彩,是它们画出了“江山多娇”。最有趣的是,宽敞的大厅山周围山势险峻,下临深渊,中间一个高达20米的宝塔形石笋上端坐一佛,众僧围绕,仿佛听佛讲经,所以命名“讲经堂”。这里有一水潭,常年恒温8~9,难怪这里清凉无比。
再往前面九根银辉闪烁的石柱支撑岩顶,柱上闪闪的光泽是方解石的晶体。其实碳酸钙结晶种类很多,方解石是最重要的碳酸类结晶,它硬度不大,具有玻璃光澤,大多为无色透明或白色不透明狀,属六方晶系,遇碰撞时容易破裂成完全的菱形体。这也许太专业了。顺便介绍一下。
下一个寿星宫中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数十丈,小的如手掌,令人目不暇接。那石笋有的粗大,有地细小,记录了织金洞的四个发展时期。前行时就来到南天门,转过18盘,447级台阶,我们来到了织金洞的第四层,刚才经过的是第三层,下边还有两层没有开发。上了南天门,就来到水晶宫,这里石盾密集,石帘重重,错落有致。水晶宫又名雪香宫,宫内的钟乳石表面如皑皑石雪,顶头冰柱高挂,犹如冬季的北国。洞顶鹅管石更是奇妙,中空的细管,洁白精致,就像我们何饮料的吸管。这种形制我在北京的“银狐洞”曾经见过,十分珍贵的。
织金洞的看家宝算是卷曲石,它透明晶亮,因其易折、易损、易碎,所以要特别保护才成。一般的钟乳石都是向下生长,而卷曲石却能回避地心引力,自如地向空中曲卷而生;它们有的像树枝、有的像梅花,更奇妙的是它里边是空心的管道,里面储有水分,所以晶莹剔透,珍贵无比。只是它的成因至今还没有定论。织金洞的最高点就是凌霄殿了,虽然步步胜景,你还是不禁为这里的华美、恢宏发出赞叹之声。擎天柱直指青天,而它旁边的石帘却四流水般一泻千里,瑶池中荷叶脉络分明,你真的以为来到了天宫。广寒共重更有三绝,一是霸王盔,据说是楚霸王呆过的呢。真的很像。二是嫦娥仙子,高达70米的石笋,令人惊异的是形如灵芝的石花瓣层层堆砌而上,真是奇特无比。螺旋树更是玄妙,据说是水滴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环流才产生的。第三绝银雨树,是一种罕见的花状透明结晶体,从白玉似的托盘中冲天而起达17米,亭亭玉立、珠光宝气;它可是来之不易,千万年来,它先行程塔状,再被水和二氧化碳溶蚀成松球状,然后慢慢再使叶片加长加宽,行成了现在的银雨树。著名地质学家孙大光先生说:称它国宝还不够,应称球宝——地球之宝,无价之宝。可见它的珍贵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