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宁波(5)

(2020-04-25 14:35:43)
标签:

宁波

分类: 游记

春游宁波(5)游宁波5

因为时间还早,我们就到 月湖风景区转转,这是 宁波市区的城市公园,沿月湖周边有诸多景点。月湖,位于宁波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宋元祐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这十洲分别是:湖东的竹屿、月岛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此外还有三堤七桥交相辉映。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春天的月湖真美,花红柳绿,小桥流水,更有别致的亭台楼榭,倒映水中,静下心来,到也令人陶醉,只是不知为什么,在宁波总不像在绍兴有那种闲适的感觉。也许是出来时间长了,该回家了。外边再好,不如家安适呀。

边走边观赏,于是来到在陆殿桥下的贺秘监祠,贺秘监,即贺知章,唐朝征圣居士,开元中升迁秘书监。贺之章的名字远不如他的那首诗有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便是唐朝诗人贺之章《回乡偶书二首》之一的诗句。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绝诗。凡少年离家流异他乡,经历人间沧桑后再返故土的游子,无不对这首诗充满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我也从小背诵,却对诗人了解甚少。贺知章擅诗、书,高风逸韵,向为世人推崇。他在天宝三年告老归乡,居四明小溪湖上,自名四明狂客。李白也誉其为四明逸老。南宋时,明州知州莫将在月湖柳汀之南立祠奉祀,名曰逸老堂。明洪武十一年至三十年间始移至今址,傍湖而筑。清后几经扩建、修葺,便形成现存的规模。据说左厢房立有几块石碑:一块镌刻《贺秘监祠堂记》;一块镌刻全国文联副主席、甬籍著名作家冯骥才所书贺知章名诗《回乡偶书》;还有一块碑镌《旌客颂》,镌有唐玄宗赠贺知章告老荣归的五言诗并序,还有李白、杜甫、刘禹锡赠别贺知章的五七言诗。可惜我们去时,并没有看到我们想见到的文化氛围。似乎里边有个什么杂志社,正值中午,几个人在择菜做饭,完全漠视参观者的存在,聊天说笑,真是大刹风景。闹得我们也没有心情仔细看了,只好扫兴出来。
  过了贺秘监祠,再去隔壁,便是佛教居士林。佛教居士林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初为家祠,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改为驿馆,后又改为玄坛殿(财神殿)。辛亥革命时期,由鄞县边文锦大居士捐资将居士林由南门迁至现址,建立大雄宝殿、三圣殿等,后遭毁弃。现在居士林把原属自己的殿宇房舍全部收回,并在众居士捐资和义务助工修建下,修复了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弥勒殿、圆通殿、念佛堂等佛殿。只是毕竟在市区,地方显得狭小,里边又摆了各种花篮,佛也是披红挂绿,好不热闹。自然少了不少佛门的清静,也把人的心弄得浮躁起来。其实宁波古籍很多,随便走走都是历史,可急功近利的心态是无法承接厚重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的,多希望我们现在的人,能在挣钱之余更亲近中华民族渊源的文化,好好的陶冶自己的情操,使我们的民族成为真正富有的民族。

知道宁波市区还有一个著名寺院,就是被称为浙东四大丛林之一的 七塔寺。这是市区一座保存完整的佛教古建筑群,好在还有时间,离的也不远,我们就顺便去看了。它也是浙东著名四大丛林之一。始建于858年(唐大中十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当时,县城里有位叫任景的官人舍宅为禅院,名东津禅院,并迎请 天童寺住持心镜禅师主持寺务。明朝初年,倭寇时常在海上作乱。沿海居民难以安生。朱元璋派名将信国公汤和,把舟山群岛一带的居民迁徒到宁波江东,并将国昌宝陀寺迁徙并入祟寿寺(宋真宗赐名为崇寿寺”),迎来观音像,供奉在大雄宝殿,改名为补陀寺,因供奉观音菩萨,又被称作南海普陀小普陀。这反映出七塔寺与普陀山的历史渊源。这一渊源一直延续下来,至今七塔寺的大雄宝殿正中仍供奉着观音像。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表现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唐以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称为观音菩萨,连菩萨都得避皇帝的名讳,真不知道谁在谁之上了,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原委。康熙年间,寺前建有七座石塔,代表七尊佛而被称为七塔寺。文革期间,该寺遭到破坏。1979年后,才逐渐逐渐修复。
  
此寺身处闹市,无山水之美、松柏之幽,但香火很旺。我们到时,聚集了上百人,因那天为清明前一天,这里下午会举行大规模的佛事活动,人们从早就在这里作准备了。寺前七塔和寺门就在马路边上,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金碧辉煌,结构古朴,梵宫浑邃,在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一尊千手观音像,是1980年用樟木新雕刻的,高16丈,重三千斤,外部装金,结砌趺坐在莲花座上,金身焕彩,妙相庄严。在大雄宝殿的墙壁上,嵌着清光绪二十年(1894)所刻的五百罗汉像,篆刻工巧,神态各异,为国内稀有的壁上雕刻罗汉像。还有方丈殿、藏经楼、钟楼、玉佛阁、慈荫堂、东西厢房等也是气度宏伟,规模广大。寺内保存有许多珍贵文物有,唐代舍利塔、宋代大钟、明代木雕、清代刻印的《藏经》及石刻五百罗汉。所以也还值得一看。只是这次出来,看寺庙看得有点视觉疲劳,所以兴致远没有刚出来那末高涨。
  
在一个饭店吃了海鲜,蛤蜊很新鲜,只是都是生的,红的带血,因害怕有细菌之类的东西,还是请老板焯一下吃,对宁波人吃生东西的习惯真是不敢苟同。在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吃生的东西越来越危险,还是吃熟的为好。

  饭后还有时间,我们决定去 鼓楼看看,听说那里还有个卖宁波特产的商店。打了一个车,告诉司机去鼓楼,这下糟了,这个司机也许出于好心,一路就嘟囔,说那末个小楼有什么好看的,再说也没有大商店,是谁推荐你们去的?我不知实情,也不便多言,只好听他唠叨。好在不远,一会就到了鼓楼。

  可见了鼓楼,我就知道我没有白来。鼓楼是现存宁波建立并设置州治机构唯一的标志性建筑, 也是宁波市唯一仅存的古城楼遗址,它历经屡次兴废和更名,走到现在,可以说它是律动着宁波城的历史脉络走过来的。 和其他古都的鼓楼都不同,看过许多鼓楼,无论是北京、西安、南京还是边远的银川,鼓楼大都有共同的模式。可宁波的鼓楼,以其中西合璧的独特造型而成为港城历史的象征。整座楼不大,一个弓型石门。门楼为三层瞻歇山顶。钟楼本是古代宁波之谯楼,原是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所建的明州治衙署子城的南城门,因楼上置有计时报更用的刻漏,故称鼓楼。鼓楼现存楼阁为清咸丰五年重建,将城楼改为三层木结构建筑。1930年,在清代城楼上构建了钢筋水泥了望台和警钟台,并安装了机械报时钟,鼓楼的下部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城楼样式,城楼上建的却是罗马风格的西式钟楼。远看像轮船的瞭望塔。

登楼并不要买票,只需登个记。楼虽多次修过,可还是显得很破旧,似乎饱经了日月的沧桑。宁波城的鼓楼曾目睹过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也亲历过五代十国时期的兵戈,北宋时期,改革家王安石来过这里,在这里即兴写下了那篇能抒发自己宏图大志的铭记《新刻漏铭》,借为刻漏做铭,向当朝社会发出了一篇决心革弊维新的誓言书,而宁波的鼓楼便是见证。但真正的改革只有今天。站在城楼向南望,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现代的高楼林立。向北俯视,则是鼓楼的步行商业街。这一带全是仿宁波传统建筑风格的商店,小青瓦双坡屋面、风火马头墙;各种老字号招牌高高悬挂。但这些仿古建筑却无论如何无法让你回到过去,因为它太新,卖的也尽是电器一类的商品,现代气息太浓了。也许宁波人根本不想让这历史陈旧再现,就像城隍庙一样,古代和现代已经融在了一起。

下了城楼向北慢慢走过去,竟然到了中山公园,反正不要门票,进去小憩,但见秀竹婆娑,苍松几簇,假山玲珑,鲜花飘香,亭台楼阁,纷繁市区内的一个好的休息场所,好多老人在这里聚会,我们也汇在其中。

我们的旅程就这样结束了,从北京出发,先到普陀(2天),然后到绍兴(2天),经五泄(1天)到宁波(2天),连旅程带公事,共计8天,当然每次出来都会留有许多遗憾,这次我们也有许多地方没有走到,好在江南容易去,也许有机会再去。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春游宁波(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