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2020-03-18 19:16:04)
标签:

衡山

分类: 游记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 ——恒山

从五台山乘长途车就到了应县,因为要赶往浑源,所以只匆匆的在木塔前照张像,打了一辆车,80元,5点左右到达浑源。

在这里包了一辆车,说好第二天去恒山和悬空寺。走前在网上查了许多,都说恒山没什么意思,但来了,毕竟是五岳之一,还是决定去看看。不知道是因为个人的角度不同,还是我们玩的时间长些,恒山给我的印象非常好。

古人对恒山大加称赞,这里的18景,有的以山水之秀而迷人,有的因洞窟之幽而醉客,有的以传说之美而动情,有的因建筑之险而称奇。当你走进恒山,它虽没有黄山的秀美,没有华山的雄险,也没有泰山的气势,却是那么虚幻飘渺,好似进入天宫一般。

我们因为住在离山不到10公里的地方,早晨到达恒山的时候天才刚亮,整个的山,除了里边住宿的老道和工作人员,游客只有我们两人,缆车还没有动,幸好没有乘缆车,才使我们看到了恒山的美。进了山门就看到一条登山的路,也就是步云路,这是恒山18景之一云路春晓,沿着修筑的台阶向上攀登,一步一松,松松各异,人登云路,如赴天宫。

顺着山向上不远,在松柏掩映的峭壁高处,刻着十分醒目的恒宗两个大字,是明代山西督学张升的手笔,字体雄浑刚劲,是恒山数以千计的石刻铭文中最具特色的。这两个字高13米,宽6米,因字体巨大,这里被称为大字湾

恒山的松很有特色,悬根松就矗立在虎风口,虎口悬松是恒山18景之一。此松树冠如佛,置身于岩石之中,盘根交错的根系裸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和营养,显示了神奇的生命力。

这里本来山高路险,一边是悬崖欲坠,一边是沟壑深邃,但由于石阶修得平缓,并不觉得艰难,也不觉得险要。在这里,极目望去,山峦古松比比皆是。有的的在山峰极顶傲然挺立,有的在崖壁上悬空倒挂,有的象翠伞、有的象角亭、有的似吊桥、有的似飞龙,四棵唐代古松更是姿态出众,这就是著名的四大夫松,这些恒山松,因为没有厚厚的土层扎根,所以许多都是根茎悬于石外,根须紧咬岩石,却枝繁叶茂,令人称奇。

沿着石阶向上,在你的右边可以看到一个绝壁,这就是西阳岩,也称舍身岩,一个庙宇镶嵌在岩石中,很是奇特(见上图)。这里有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美丽的姑娘为爱情舍身跳岩,而她的嫂子也因救小姑一同坠下悬崖,人们为了记住姑嫂二人,修建了一个烈女庙,当地人称姑嫂庙

 沿山路走上去,就到了恒山庙区的大门,这里还要买票,一个大的牌楼,上写人天北柱四个大字。从这里进去,才算进入了真正的景区。

首先进入的方形院落,有一白云堂,因古代用来接待前来祭祀、游览的达官显贵,故称接官亭。从这里往东,就看到一个玄井亭,里边有两井并列,相隔不到1米,亭内有个碑,上写苦甜井三字,据说北边的井甜如甘露,系高品质的矿泉水,且水及井台不到2米,清澈见底。南边的井却苦涩无比,相隔不到一米,却有如此的水质差别,不知到底是什么缘故。后来因苦井常被人往里填土,而不再有水。可甜水却用之不竭,从未干涸过。我们到时正赶上小道士来取水,我也用杯子取一点尝尝,虽无甘甜,到也爽口。

走出这里沿绝壁上开凿的石板路向南,就到了舍身崖上,这里除烈女庙还有得一庵和阎道祠。恒山大都是道教的寺庙,其实道教才是我们中国人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佛教是后来从印度传过来的,但道教因为种种原因而一直没有太大势力,倒不如佛教信奉的人多。但在恒山,却都是老道。道教供奉的神仙很多,但凡道教都有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还有玉皇、紫微,尧、舜、禹号称三元,据说是元始天尊口吐的三个孩子,因都生于月元之时,所以称三元大帝;还有八仙过海里的八仙;九天玄女,福禄寿三星等,总之道教供奉的神仙多而杂,不懂的也难了解其真谛,这大概也是道教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得一庵原住得一道士,明神宗时到恒山修行,活到康熙年间,寿高140多岁。阎道祠住的是他的两个徒弟。这两座庙修在悬崖上,虽不象悬空寺那样用木棍支撑,却亭台楼阁,玲珑别致,很有情趣。顺路向前,就看到了以幽静奇妙著称的飞石窟,这是恒山18景中的幽窟飞石。飞石窟内外的岩壁上,刻有历代名士的题刻,增色不少。

这里有一寝宫,建于北魏,距今1500多年了,是古北岳庙。在这里我们遇上了一个住在这里的道长,他有七十多岁,白发,白须,却因深山空气好,满面红光,身轻体健;他看我们对这里很有兴趣,就当起了义务讲解。他告诉我们这里的神在文化 命的时候没有被破坏,是因为它太灵了,所以红卫兵没有敢动这些神仙。他当时被赶下山,每天学习,挨斗,但终究还是回到山上了。

还给我们讲了许多故事,告诉我们这里的神仙很灵的,有一古代被贬武将,在这里敬拜神仙,回去的路上就被皇帝召回,并提升。我们虽不太信,但也得有所表示,感谢道长的讲解。这里的紫霞洞中供奉的紫霞元君是民间传说的送子娘娘。恒山的传说很多,只有了解其中的玄妙,才能领略其中的美。

原路返回,再向上攀登,就来到北岳恒山的主庙恒宗大殿,它建在恒宗峰南半山腰的峭壁间,背崖临谷,雄视南天,很是壮观。进山门,正中有陡阶103级,而且级级向前倾斜40度,上的时候真有点腿抖。据说这103台阶,包含着道教的玄机,道教认为天地奇数偶数相加刚好100,再加上道教的三清刚好103”,以前对道教一无所知,这次才对道教有个大概了解。

这里的大殿是明朝建筑,规模很大,风格也很独特,是恒山诸庙之最。里边供奉北岳大帝,但至今没人能说出北岳大帝是那个神仙。神座上方高悬康熙御笔的化垂悠久四个字。在这里求签问卦的很多,不知是否灵验。

在恒宗大殿西边,就是高耸云天的会仙崖,在它的山腰有一个巨大的平台,这里建有会仙府也叫集仙洞,是八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壁刻多得很,尤以明代的天地大观”“壁立万仞最为醒目,字体浑厚磅礴,气势宏伟,真称的上是仙笔神书。

因为不想太累,决定乘缆车下山,有些地方无法仔细领略,也不能爬到岳顶了。遗憾之余也有些庆幸幸亏自己慢慢爬、慢慢看,才看到了恒山的美。至此我更深的体会到,景不在多,而在赏;情不在抒,而在感。任何一个美景,都需要慢慢的品,细细的看。经历的多了,人也会静下来思索,感悟到的美会不只在表面上了。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应县木塔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北岳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五台山—恒山、悬空寺—大同(6)——恒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