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2020-03-04 16:05:38)
标签:

法国

巴黎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53 巴黎  星期一天气 多云

    我们来到了巴黎。

在我的印象中,巴黎是现代大都市的代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吗。可一看完全不是这样。巴黎的老街区房屋陈旧,有点象天津的老房子。因为年代久远,里边的设施也很落后,有的住家甚至没有卫生间,但是又不能加装,因为没有管道,所以他们有的采用一次性马桶,或其他的处理方法,反正很不方便。但巴黎人住惯了老房子,还不愿意搬到远处的新房子去,这些都是郑导告诉我们的。老牌资本主义还真有不少问题呢。

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叫粤海饭店的宾馆,是香港人开的,地点就在 塞纳河马恩河的交汇处,是一座典型的东方宾馆。住在这里仿佛回到了中国,电视有两个中国频道,中央4 24小时播放,还能看到凤凰卫士中文台,这在前边的宾馆都是没有的。一应设施都和国内一样,连牙具也备齐了。

早餐还是自助,除了西餐的一套,还多了几样中国特有的大米粥、皮蛋粥、榨菜等,几天来早餐吃的都是西式的,换换口味喝点粥,还是很舒服的。今天的行程是先去 卢浮宫,本来安排的是第二天,可卢浮宫礼拜二休息,所以就必须今天先去。

我们900到达了卢浮宫。卢浮宫就建在 塞纳河畔。1200年,它只是奥古斯都皇帝建造的一个防御外敌的要塞,皇室并没有在此居住,里边收藏了一些珠宝、和皇室的档案等。十四世纪,查理五世,也就是被称为聪明人的的皇帝把这里修得更加舒适,并增置了图书馆,把它变成了 皇宫

查理五世以后,卢浮宫不再作为皇室居所,几经改建,直到拿破伦三世才完成了这个庞大的工程。使它有幸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

卢浮宫里展出的艺术珍品很多是法国历代皇帝的收藏,弗朗西斯一世被公认为是这个重要的收藏地的创始人。他极具鉴赏力的收集了最著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如达·芬奇的蒙纳丽莎”“岩间圣母等。同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著名画家提香、萨托、拉斐尔的画也成了这里的收藏品,弗朗西斯一世的后继者对收藏不感兴趣。直到路易十三时期,著名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是一个艺术收藏的行家,他的收藏品在死后也留给了国王。但那时的收藏品还很少,仅有200多件,到了路易14以后,收藏品达到了2000件。路易16 也收集了不少著名作品。这时公众呼吁把皇室的藏品对外开放,卢浮宫的建筑师们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奋斗,但直到法国大革命时,革命政府才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把皇室的藏品拿到卢浮宫展示。

拿破仑时代,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从被征服的国家征用艺术品,把它们送往卢浮宫,虽然后来有5000件作品被送还了它的合法所有者,但仍有一部分留在了法国。以后东方的作品也不断被收集,加上许多人,将自己的收藏捐赠给卢浮宫博物馆,才使卢浮宫成为世界上最具规模和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博物馆。

卢浮宫的空间毕竟太小了,难以接待越来越多的参观者。1981年,把财政部从中迁出,使整个宫殿用作收藏馆,并决心建造这个大卢浮宫。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北京的香山饭店就是他设计的)担任设计师。1983年,贝氏在拿破仑院建造了一个地下大厅,上面是一个透明玻璃构成的金字塔,以五个精美的金属索钢支撑。塔高21米,周围有7个水池和众多的喷泉。从这里可以进入画廊,并使得画廊中光线充裕并柔和。但这个建筑一度引发了不少争议,认为它破坏了古典建筑的整体效果,但是,这也许是最能合理利用空间,并让参观者感到这是一个古代建筑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使它和卢浮宫保持不断的视觉联系。

从玻璃的大金字塔的入口进入地下,你会看到地下的墙体,半圆的象城堡一样的建筑是1214世纪的建筑,现在只保留了一部分供大家参观。现代的博物馆分为7个部分,东方、埃及、希腊和罗马、艺术品、雕塑、书法艺术和绘画作品等。收藏品达40万件以上。里边之大,恐怕3天也不可能看完。你只能看那些最著名的绘画和雕塑。有几个作品是一定不能漏掉的。一个是米洛的【维纳斯】,这是一个农民在1820年在米洛岛上发现的,是希腊化时代(公元前2世纪晚期)的作品。女神斜倚在设想中的支撑物上,使她优雅的扭过身躯,她裸露的上身因大理石的质地细腻而具有光泽。她的衣服拖到地上,只由她略弯曲的左腿轻轻托起。你无法想象公元前的作品竟能有如此的神韵。它和米开朗基罗的胜利女神、达·芬奇的蒙纳丽莎被称为宫中三宝。

另一胜利女神雕刻于公元前190年,胜利女神直立在她将要引向胜利的船首,猛烈的海风把她的衣服扭成一团而贴在她的肢体上,她的翅膀迎风向后。尽管她的头没有发现,但躯体的魅力已是颇具震撼了。

绘画中当然首推大家都熟悉的达·芬奇的蒙纳丽莎,那带有神秘微笑的女人始终看着你。也许你曾经无数次看过她的复制品,可看真品恐怕只有到卢浮宫了。

路易15时期的宫廷画师弗朗科瓦·布歇的戴亚娜出浴是法国洛可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布歇的艺术品欢乐、雅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他笔下的女人比例和谐,带着青春的自信和裸露,以及较温暖的色调,给人以美的享受。意大利画师拉斐尔的圣母和圣子和小圣约翰也是非常著名的,这里的圣母就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姑娘,宁静、安祥的坐在周围长满鲜花和植物的大石头上。如果没有注释,你不会以为这里画的是圣母,你会以为这就是人,一个美丽的女人,所以这幅画又叫漂亮的女花工

名画多得无法枚举,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允许任何人在里边临摹,你只要买张门票,7.5欧元,就可以在里边画一天。允许拍照,这也是我没有料到的。里边光线很好,照片的效果也不错,但要慢慢欣赏,不如买本画册更实惠。价格在1013欧元不等(在我们住的宾馆的免税商店可以买到中文的)。

大部分的旅游者都是走马观花,其实每一幅画、每一个雕塑都能让你流连忘返,这就是艺术、世界顶极艺术的魅力。我们一上午都泡在卢浮宫,最后累得腿都拖不动了,也是因为到了旅游的后几天,人也疲乏了,可我们还是希望多看点。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出了卢浮宫,汽车沿着塞纳河开,早上来时导游指给我们看河边围墙上的很多大木箱,让我们猜是作什么的。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塞纳河左岸著名的旧书摊,早上没有开张,把书锁在固定在围墙上的箱子里,现在开张了,把箱子打开,支起来就是一个铺面,卖旧书和纪念品。多少年来塞纳河边一成不变的是这些旧书摊,它是塞纳河的历史见证。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旺多姆广场因旺多姆公爵的府第坐落在此而得名。原来中央是路易14的骑马雕像,在大革命期间被毁掉了。

法国大革命毁掉了不少历史遗迹,看过雨果写的【九三年】会有很多感想的。这里的建筑典型,底层有大型拱门,建筑物前部都有三角形的楣饰,房顶上有许多老虎窗。众多建筑把广场围成8角形。中间的旺多姆柱高145英尺(44米),柱上铸有螺旋式连贯的浮雕,雕刻家贝热雷把拿破仑的光辉业绩用这种方式记录在这个柱子上。这个柱子是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缴获的1200门大炮铸成的。顶端是拿破仑的雕像。周围的建筑也颇具名望,著名的里茨宾馆是这里的15号楼;1849年,著名钢琴家肖邦在12号楼去世。许多人把这里作为巴黎精神和风格的集中体现。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午饭是在旺多姆广场附近的一家中餐馆,这里吃饭象打仗一样,导游让我们先去占位子,我们还不理解,后来我们才体会到了导游的英明,稍微后来一会儿的旅行团只好在大街上等着前面的团队吃完才能进来,今天是五一长假,来 巴黎旅游的中国人不少,在许多著名景点,都能看到中国人。这是一个两层的小楼,地方不大,由于坐落在巴黎的旅游中心,所以一定也是寸金之地。那些服务生跑上跑下,后来连盘子都没有了,我们还没吃完,就开始撤盘子了,这种情况在国内也不多见了。反正我们也希望快点离开,巴黎可看的东西太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