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法国巴黎 |

欧洲四国旅行日记14(巴黎1)
5月3日
在我的印象中,巴黎是现代大都市的代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吗。可一看完全不是这样。巴黎的老街区房屋陈旧,有点象天津的老房子。因为年代久远,里边的设施也很落后,有的住家甚至没有卫生间,但是又不能加装,因为没有管道,所以他们有的采用一次性马桶,或其他的处理方法,反正很不方便。但巴黎人住惯了老房子,还不愿意搬到远处的新房子去,这些都是郑导告诉我们的。老牌资本主义还真有不少问题呢。
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叫粤海饭店的宾馆,是香港人开的,地点就在
早餐还是自助,除了西餐的一套,还多了几样中国特有的大米粥、皮蛋粥、榨菜等,几天来早餐吃的都是西式的,换换口味喝点粥,还是很舒服的。今天的行程是先去
我们9:00到达了卢浮宫。卢浮宫就建在
查理五世以后,卢浮宫不再作为皇室居所,几经改建,直到拿破伦三世才完成了这个庞大的工程。使它有幸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
卢浮宫里展出的艺术珍品很多是法国历代皇帝的收藏,弗朗西斯一世被公认为是这个重要的收藏地的创始人。他极具鉴赏力的收集了最著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如达·芬奇的“蒙纳丽莎”“岩间圣母”等。同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著名画家提香、萨托、拉斐尔的画也成了这里的收藏品,弗朗西斯一世的后继者对收藏不感兴趣。直到路易十三时期,著名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是一个艺术收藏的行家,他的收藏品在死后也留给了国王。但那时的收藏品还很少,仅有200多件,到了路易14以后,收藏品达到了2000件。路易16 也收集了不少著名作品。这时公众呼吁把皇室的藏品对外开放,卢浮宫的建筑师们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奋斗,但直到法国大革命时,革命政府才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把皇室的藏品拿到卢浮宫展示。
拿破仑时代,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并从被征服的国家“征用”艺术品,把它们送往卢浮宫,虽然后来有5000件作品被送还了它的合法所有者,但仍有一部分留在了法国。以后东方的作品也不断被收集,加上许多人,将自己的收藏捐赠给卢浮宫博物馆,才使卢浮宫成为世界上最具规模和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博物馆。
卢浮宫的空间毕竟太小了,难以接待越来越多的参观者。1981年,把财政部从中迁出,使整个宫殿用作收藏馆,并决心建造这个大卢浮宫。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北京的香山饭店就是他设计的)担任设计师。1983年,贝氏在拿破仑院建造了一个地下大厅,上面是一个透明玻璃构成的金字塔,以五个精美的金属索钢支撑。塔高21米,周围有7个水池和众多的喷泉。从这里可以进入画廊,并使得画廊中光线充裕并柔和。但这个建筑一度引发了不少争议,认为它破坏了古典建筑的整体效果,但是,这也许是最能合理利用空间,并让参观者感到这是一个古代建筑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使它和卢浮宫保持不断的视觉联系。
从玻璃的大金字塔的入口进入地下,你会看到地下的墙体,半圆的象城堡一样的建筑是12~14世纪的建筑,现在只保留了一部分供大家参观。现代的博物馆分为7个部分,东方、埃及、希腊和罗马、艺术品、雕塑、书法艺术和绘画作品等。收藏品达40万件以上。里边之大,恐怕3天也不可能看完。你只能看那些最著名的绘画和雕塑。有几个作品是一定不能漏掉的。一个是米洛的【维纳斯】,这是一个农民在1820年在米洛岛上发现的,是希腊化时代(公元前2世纪晚期)的作品。女神斜倚在设想中的支撑物上,使她优雅的扭过身躯,她裸露的上身因大理石的质地细腻而具有光泽。她的衣服拖到地上,只由她略弯曲的左腿轻轻托起。你无法想象公元前的作品竟能有如此的神韵。它和米开朗基罗的“胜利女神”、达·芬奇的“蒙纳丽莎”被称为宫中三宝。
另一“胜利女神”雕刻于公元前190年,胜利女神直立在她将要引向胜利的船首,猛烈的海风把她的衣服扭成一团而贴在她的肢体上,她的翅膀迎风向后。尽管她的头没有发现,但躯体的魅力已是颇具震撼了。
绘画中当然首推大家都熟悉的达·芬奇的“蒙纳丽莎”,那带有神秘微笑的女人始终看着你。也许你曾经无数次看过她的复制品,可看真品恐怕只有到卢浮宫了。
路易15时期的宫廷画师弗朗科瓦·布歇的“戴亚娜出浴”是法国洛可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布歇的艺术品欢乐、雅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他笔下的女人比例和谐,带着青春的自信和裸露,以及较温暖的色调,给人以美的享受。意大利画师拉斐尔的“圣母和圣子和小圣约翰”也是非常著名的,这里的圣母就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姑娘,宁静、安祥的坐在周围长满鲜花和植物的大石头上。如果没有注释,你不会以为这里画的是圣母,你会以为这就是人,一个美丽的女人,所以这幅画又叫“漂亮的女花工”。
名画多得无法枚举,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允许任何人在里边临摹,你只要买张门票,7.5欧元,就可以在里边画一天。允许拍照,这也是我没有料到的。里边光线很好,照片的效果也不错,但要慢慢欣赏,不如买本画册更实惠。价格在10~13欧元不等(在我们住的宾馆的免税商店可以买到中文的)。
大部分的旅游者都是走马观花,其实每一幅画、每一个雕塑都能让你流连忘返,这就是艺术、世界顶极艺术的魅力。我们一上午都泡在卢浮宫,最后累得腿都拖不动了,也是因为到了旅游的后几天,人也疲乏了,可我们还是希望多看点。
出了卢浮宫,汽车沿着塞纳河开,早上来时导游指给我们看河边围墙上的很多大木箱,让我们猜是作什么的。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塞纳河左岸著名的旧书摊,早上没有开张,把书锁在固定在围墙上的箱子里,现在开张了,把箱子打开,支起来就是一个铺面,卖旧书和纪念品。多少年来塞纳河边一成不变的是这些旧书摊,它是塞纳河的历史见证。
旺多姆广场因旺多姆公爵的府第坐落在此而得名。原来中央是路易14的骑马雕像,在大革命期间被毁掉了。
法国大革命毁掉了不少历史遗迹,看过雨果写的【九三年】会有很多感想的。这里的建筑典型,底层有大型拱门,建筑物前部都有三角形的楣饰,房顶上有许多老虎窗。众多建筑把广场围成8角形。中间的旺多姆柱高145英尺(44米),柱上铸有螺旋式连贯的浮雕,雕刻家贝热雷把拿破仑的光辉业绩用这种方式记录在这个柱子上。这个柱子是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缴获的1200门大炮铸成的。顶端是拿破仑的雕像。周围的建筑也颇具名望,著名的里茨宾馆是这里的15号楼;1849年,著名钢琴家肖邦在12号楼去世。许多人把这里作为巴黎精神和风格的集中体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