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品闽东10日游7—廉村

标签:
福建闽东廉村 |
分类: 游记 |
到达闽东的第四天,上午第一站到福安市西南部的廉村参观。
廉村历史悠久,原名石矶津,属于长溪县西北乡,原南闽荒地,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公元519年)光禄大夫薛贺举家由江左南迁福建辗转定居于石矶津,其第六代子孙薛令之在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考中进士,成为“开闽第一进士”,开元中官至左补阙兼太子侍讲。因薛令之为官清廉,其学生唐肃宗皇帝为嘉叹恩师廉洁、刚直的高风亮节,赐其所居村为“廉村”,水为“廉溪”,是中国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唐宋时期,这里人才辈出,文风大振,出了33名进士而以“进士村”远近闻名;明清时期,这里成为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资集散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成为闽东革命根据地基点村之一。
进村以后就见石子铺成的道路,有明代官道,中用鹅卵石拼花、纵向平铺三条条石,长500米,横贯城堡东西。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筑城墙以御倭寇,称廉村堡。
官道两侧尚存大型明、清时期民居26座,清代祠庙4座。
不少家庭大厅迄今仍完好地摆放着当时造型古朴、雕镂精致的大型木屏风。
城东有明代古码头2座,用鹅卵石铺砌,宽约3.5米,曾是通往大海的内河港口,也是沟通闽东北和浙南的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沿溪是用鹅卵石铺就的古道,路旁并立几方石碑。
只可惜,这个村子保护的并不算好,有很多新盖的民居夹在其中,以致少了很多韵味,只能踏着鹅卵石铺就的古道,在现代房子当中寻找历史的踪迹。
村子里有很多橙子树,品种应该不错。

一路上




祠堂里居然有按摩椅


这里的橙子看着不错


村子里有很多新盖的房子

道路是有年头了



村民在打豆子

老房子很破久了


水沟里居然有一朵睡莲


大鹅很厉害,看我对她的孩子拍照,过来就啄了我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