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雁北游1—代县,边靖楼

标签:
代县边靖楼 |
分类: 游记 |

山西雁北游1—代县,边靖楼
6月中旬,北京已是暑热难当,18日一早驱车近400公里,前往山西雁北地区,中午时分到达代县。太阳当头,温度不低,但不闷热。吃了午饭,稍事休息,接近四点才出门看景。
代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形特点是两山夹一川,“七山一水二分田”,但从农业来说,应该属于贫困地区。
代县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立广武县,西汉属并州太原郡广武县,东汉改属雁门郡。三国时为雁门郡治。隋开皇五年雁门郡改称代州。明洪武二年始改代州为代县,清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属山西省政司、民国元年又改代州为代县、置雁门道,民国十年废道署,复称代县。属于忻州地区。
我们第一个造访的是边靖楼。边靖楼系明朝代州城的鼓楼,又称谅楼。初建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是由当时的将领唐胜宗、陆仲亨主持修建的。那时,朱元璋的北伐军刚刚平定了山西地区,元朝的残余势力还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代州境内一些旧军吏策动了叛乱,明朝政府便把唐、陆二将派到此地平叛。他们平息叛乱之后,便修筑加固城池,在城里建起了楼台。因为当时的代县城还不是州城,所以这座楼台就起名为边靖楼,意思是守卫北边,使之安宁,实际也带有纪念这次平叛成功的意思。到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代县又恢复为州,这座边靖楼就成为州城的鼓楼了。
将领唐胜宗、陆仲亨这两个人都是朱元璋手下的干将,曾屡立战功,也曾驻守雁门关,平定叛乱等。后来作为开国元勋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名杀掉了。庆功楼前杀功臣,是历代帝王的传统吧。
在下面看这城楼,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登楼参观,才感到这城楼规模宏大,气势颇为雄壮。坊壁书录历年本州境内考取进士者的姓名。今存建筑基本保持了明清原式,仅台基就高13米,石券门洞纵贯南北。楼身高26米,四周为廊坊。整体建筑规整精巧,雄浑壮观。楼上高悬“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三块大匾,真实地描绘了它的雄姿。
杨家将曾在此守关保国,被当地人称颂,所以楼上伫立着杨业父子的雕像。
这楼建筑非常精巧,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许多建筑,几乎到处能看见木质的悬空建筑,你不得不为代州这里木工技艺的精湛,以及它的悠久历史而惊叹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