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色看桃花

标签:
圆明园武陵春色 |
分类: 游记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文中创造出一个遗世独立的理想世界——“桃花源”。打渔人经过美丽的桃花林,穿越神秘的山中小口,才豁然开朗,见到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派和谐安逸、平等无忧的理想生活景象。
【明】周臣 《桃花源图轴》
从此,“桃花源”、就成了与现实世界隔绝的理想境界的代名词,被以后历代文人继承发展。
于是,在清代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将陶渊明以来历代文人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变成了现实。这处摹仿桃花源艺术意境建造的美景,名曰“武陵春色”,正是照应文中“武陵渔人”寻访桃花源的故事。
武陵春色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清溪环绕。这里植有山桃万株,东南部以叠石为胜,可乘舟沿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世外桃源”。
可惜圆明园被烧以后,这些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一片废墟上,遍种桃树,倒也更有野趣,加之桃花初绽,天蓝水蓝,走了一路几乎没遇上几个人,到真有世外桃源的味道呢。漫步其间,悠然自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