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白云观
 (2018-12-12 10:49:26)
	
			
					(2018-12-12 10:49:26)		| 标签: 白云观摸石猴 | 分类: 游记 | 
70年代,我家就搬到了真武庙。因有个朋友住在白云观附近,常常过了河去他家玩,就知道白云观了。可从来没进去过,因为当时对道教一无所知。正是文革期间,宗教被认为是反动的,大逆不道,谁敢研究道教是怎么回事呀。后来搬走了,也没有特意去看看。
前几天,无意间路过这里,就决定进白云观看看。一看才知道,白云观挺大的,它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以及后院计四个部分,占地面积1公顷多。
白云观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1227年,改名为白云观。
白云观内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
主要殿宇位于中轴线上,包括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三清阁等建筑,配殿、廊庑分列中轴两旁。
进了山门有一座桥,这桥比较特别,桥下并无水。桥洞两侧各悬一枚古铜钱模型,刻有“钟响兆福”四字,钱眼内系一小铜钟。它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后毁坏。1988年重建。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桥。那么,为什么要修建一座桥呢? 据说,由于北方风猛雨少,观外原有座“甘雨桥”,人们便在观内修了这座“窝风桥”,两座桥象征风调雨顺之意。 另有一说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而建,据说王重阳弃家出游,在陕西甘河桥遇异人授予他修炼真诀,于是出家修道,创建全真教。后世全真弟子修建“甘河(干河)桥”以为纪念。
道教供奉的神灵太多了,一时也说不清楚。灵官殿供奉的是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2米,比例适度,造型精美。红脸虬须,怒目圆睁,左手掐诀,右手执鞭,形象威猛。其左边墙壁上为赵公明和马胜画像,右边墙壁上为温琼和岳飞画像,这就是道教的四大护法元帅。有神灵也有真人,有点奇怪。
一直往北走,正中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左边是财神殿,右边是代表天地水的三官殿。还有药王殿,救苦殿,等等。总之,记不住也搞不清。天气很冷,但是仍旧有人来烧香祭拜,而且年轻人居多,让人感到时代的不同。以前信教的尤其是道教多半是老年人,如今,却被年轻人替代了。
西路有个道医馆,都是给人看病的诊室,东边还有很多殿,都是供奉各路神仙的。我走了一圈,都审看了一遍。只是看了就忘记了,毕竟对此没啥研究。
白云观最著名的就是过年摸石猴这项活动。观里有三猴,我找了半天,问了好多人才找到三只猴子。第一只猴在山门的石拱上右侧,是一个两寸大小的石猴浮雕。第二只石猴在山门西侧的八字形影壁须弥座顶端的束腰处,整幅图案是一棵大树,树上挂满果实,树下一匹奔马,马前有一只猴子,一臂高举,手中托一物。第三只猴在庙后东院雷祖殿前的“九皇会碑记”底座花纹图案中,一棵松树下有只猴子,手中托一只桃子。这三只猴子的位置很分散,如果不注意,还很难一一寻到,所以民间就有了“铁打白云观,三猴不见面”的俗谚。据说,摸过猴子可以驱病消灾。所以,过年的时候,摸石猴的人总是排起长长的队。
我对道教一窍不通,所谓外行看热闹,那我就属于看热闹的人吧。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