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墨西哥探寻玛雅文明的秘密10—奇琴伊察玛雅古城遗址

标签:
奇琴伊察玛雅古遗址 |
分类: 游记 |
第二天一早,我们从坎昆赶往200多公里外的奇琴伊察,一个著名的玛雅城邦遗址。我们的导游是个台湾人,很敬业,讲解也很到位。实在说,单纯自己看真是很难体会玛雅文明的精髓的。
导游首先带我们看了库库尔坎金字塔,它是为了祭祀奇琴伊察主神“库库尔坎”而得名。在玛雅人的传说中,库库尔坎神被认为是他们远古时代的教诲者,传说他教给人们天文、数学和工艺,并制定和颁布了法律。当玛雅人获得了知识并建立起国家之后,库库尔坎神登上蛇变成的飞船,回到了天外的故乡。
玛雅人很早就懂得历法, 库库尔坎金字塔由塔身和神庙两部分组成,塔高30米,塔底面为正方形,四方对称 。台基每边长55.5米,共9层,向上逐渐缩小至梯形平台,上有高6米的方形神庙。塔的四面各有91级台阶,四面共有364级,加上最上层的平台,正好是一年的天数。塔的每个侧面都整齐排列着52块雕刻的石板,52 这个数字也正对应着玛雅人的一个历法周期。玛雅人精确计算出太阳年的长度为365.2420日,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日,误差仅为0.0002日,就是说5000年的误差才仅仅一天。
“库库尔坎”在玛雅语中意为“带羽毛的蛇”,即“羽蛇神”。正因如此,玛雅人许多建筑物的周围均饰有这种带羽毛的蛇的图案。在库库尔坎金字塔底部也有刻有披着羽毛、张着大嘴的蛇头,头高1.43米,长1.87米,宽1.07米,长长的舌头从张开的嘴巴中伸出来,形象生动逼真。而蛇身则隐在金字塔的阶梯断面内,在每年春分(3月21日)和秋分(9月22日),当阳光照射在金字塔东侧时,人们便可以看到在金字塔的阶梯两侧呈现出光和影组成的羽蛇图案。它沿着阶梯缓缓向下移动,像一条巨蛇从天而降,最后融入一片光明之中。这种“光影蛇形”的神秘奇观,这种融天文、地理、物理和建筑学为一体所造成的艺术幻觉,至今令人惊叹。它不仅充分显示玛雅人的宗教感情,也显示出玛雅古建筑的历法意义以及他们对光学,建筑学,历法上的造诣。
进入景区
玛雅人卖的纪念品
世界遗产的标牌
蜥蜴,好大
公的
母的
库库尔坎金字塔
里边还有一个金字塔
金字塔上面的神庙
金字塔下边的蛇头,上面还有一个小蜥蜴
然后导游带我们去看球场。在奇琴伊察一共有7个中美洲蹴球球场,其中金字塔西北150米左右的球场最为引人注目。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场,有166米长68米宽。球场内部两侧排列着雕刻着球员形象的石板。据说,奇琴伊察的球赛是一种宗教仪式.,祭司会先算上一卦, 卦上可能是说,如果甲队赢,当年就会风调雨顺, 否则就是个灾年。双方队员都闷在鼓里,不知道卦上的内容. 只管拼了个你死我活。最后,可能乙队赢了。祭司揭开卦的内容,可怜的甲队和乙队的队长都要献上他们的人头,以平熄神怒。这种场景,可以从球场上的一幅队长断头图上看到。球场的一面外墙上建有美洲虎神庙,上面有另一个美洲虎王冠。因为在地下掩埋了一千年,上面的红漆以及镶的玉点都已经消磨不见了。这个球场的声学结构很奇特,导游找了一个当地人,在一个位置上拍手,居然听到咕咕的鸟叫,据说这是凤尾绿鸟鹃的叫声。这种产于南美洲的鸟很漂亮,玛雅人会用它的羽毛做装饰,羽蛇神上的羽毛也是它们的。球门很小,直径也就50公分,内经更小,当年的球是外皮实心的,打球的人用屁股拱,打一场下来挺不容易的。
球场旁边是一个露天平台,侧面装饰着骷髅浮雕(穿在木架上的石刻头骨)。应该是那些被砍头作为贡品的人的头盖骨吧。玛雅人很喜欢骷髅,他们认为人只有变成了骷髅,才完全平等了。灵魂没有了,大家都一样了。
球场
美洲豹
在这里拍手可以听见鸟叫。拍一下手噼噼啪啪的回声有好几下。
上面是球门
给我们拍手的当地人
该庙建于公元11世纪,以内部占地广阔著称。穹窿形的石房顶用木楣支持,木楣则置放在石柱之上。现在,房顶和木楣都已不见,只有石柱石墙仍然留存。
武士庙刻有极其丰富的浮雕装饰。大门上有两根纤细的蛇形柱,蛇头雕刻精美,两边墙面雕有龙头蛇身图案浮雕,梯道两边的顶端立有武士小雕像,在武士庙中通到圣殿的阶梯顶上,有座称为“查克穆尔”的人像。考古发现,托尔特克人在尤卡坦半岛,留下许多这种石刻人像。而当时奇琴伊察的祭师,可能把活人祭品的心脏摆在这个斜倚的人像上。
加勒比海的阳光十分耀眼,晒的人无处躲藏。路边有很多玛雅人摆的小摊,我们挑些纪念品,然后去天坑水洞那吃午饭。
这是一个喀斯特地貌造成的天坑水洞,是世界最佳洞潜地之一。像个巨大的井,深有五十多米,洞口圆圆的,直上直下,直径应该也有50米左右,这是我目测的,不知道准不准。我们换上游泳衣下水了,水凉凉的,晒了一上午,这下彻底凉快了,好不惬意。只是,在水下,你看到的只是那小小的一片天了,这才真正是井底之蛙呢。好多人在那里跳水,享受着个特殊地貌带来的奇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