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0480085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多彩摩洛哥15—土红色的艾本哈度村
(2017-11-27 18:47:37)
标签:
摩洛哥
艾本哈度
分类:
游记
多彩摩洛哥15—土红色的艾本哈度村
第二天一早, 从摩洛哥东部的撒哈拉沙漠向西南,穿过高亚特拉斯山,大约300公里,来到摩洛哥东南部的一个小镇瓦尔扎扎特,他的名字来自于柏柏尔语,没有噪音的地方,在1912-1956年为法国的保护国时,这里是一个孤立的军事前哨站。它也被称作沙漠之门,后来被好莱坞的导演们看中了,拍了很多部电影,所以又有摩洛哥的好莱坞的称号。
我们在瓦尔扎扎特吃午饭,它拥有至少两个大的电影城,“奥斯卡影城”和“CLA影城”,我们只是经过,没有进去。他还有一个电影博物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只是在外边看了看。混合着奇妙的欧洲情怀跟北非风情的摩洛哥,成为了西方电影最喜欢取景的地点。瓦尔扎扎特虽然简单也有些荒凉,但一直延续着那种炙热的电影情怀,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角斗士》、《四片羽毛》、《寻找宝石》、《埃及艳后》、《情陷撒哈拉》、《尼罗河宝石》、《阿拉伯的劳伦斯》、《间谍游戏》等著名大片。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距离瓦尔扎扎特约40分钟车程的艾本哈度,它被联合国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城坐落在高亚特拉斯山南面的山脚下,海拔约一千多公尺,艾本哈杜村建于11世纪,是原居民柏柏尔人所建。村口的牌子上,世界文化遗产的标记赫然在目。 这是由防御性围墙围起来的城堡。艾本哈杜是摩洛哥保留至今最经典最完整的古堡了。
这里的房子都是用红色的黏土加上麦秸垒起来的。有点像东北的干打垒,保温效果好,在温差大的地方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每间房子都是一个小堡垒,彼此之间由狭小巷道贯通,整个村庄结合成固若金汤大城堡。当时运送海盐到内陆的骆驼商旅选择这为中途休息站,因而兴盛起来,数百年,一直维持原本风貌。全盛时期,这里居住着好几百名居民,现在只剩下不到十户,每间小小简陋住家,除地上自家编织的地毯,几乎全无任何家具,大部分居民搬到了对面的新村,这里破败荒凉了许多。正是这种沧桑感,才吸引了众多电影人来此拍电影。
天空云量在增多,天很快暗了下来。更增加了村子的苍凉。
瓦尔扎扎特
电影博物馆
古堡(瓦尔扎扎特)
影视城
去艾本哈度
小街
依山而建
有很多艺术家住在这里
远处是新村
粮仓
图画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多彩摩洛哥14— 撒哈拉沙漠的血色黄昏
后一篇:
多彩摩洛哥16—从瓦尔扎扎特到马拉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