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贵州游10—西江千户苗寨

标签: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 |
分类: 游记 |
天终于彻底放晴了,我们驱车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蓝天白云下,这个寨子充满了原生态的美感。
因为是周六,来的人很多。我们坐景区大巴进入寨子。
可以看到,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淡绿色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因为地势形成了小小的落差瀑布。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
我们沿着路往寨子里走。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沿着白水河,可以看到木质的吊脚楼,有的是在平地建的吊脚楼,有的是在斜坡上建的吊脚楼,有三层也有四层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最有特色的应该是那些风雨桥。我们一路走过去,共有七个风雨桥。而且名字都很奇怪,这些桥都是木质结构,如今为了不被水冲垮,也用了水泥。
我们乘电瓶车来到山顶,河对岸的苗寨依山势依次向上建筑,一家连着一家,咖啡色的木屋在你眼前铺展,规模之大,房屋之多很是让人惊叹。在山上,很多人租了苗家服装拍照,这些衣服十分华美,仿银的装饰闪闪发光,衣服色彩也艳丽无比,听导游说,如果上面的装饰都是纯银的,仅头上戴的银饰也要十几公斤呢。
然后我们去吃长桌宴,吃著名的酸汤鱼。穿着艳丽苗家服装的姑娘们前来敬酒,边倒酒边唱歌,遇上能喝的,几个姑娘的酒碗一个接上一个,酒源源不断流进你的嘴里,直到壶里的酒到干为止。
吃过晚饭,我们来到位于山上的宾馆,条件还不错。不一会就到了黄昏时分,千家万户亮起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如繁星点点镶嵌在半山上。可以看到苗寨呈现牛头的形状。很是壮观。
清晨的苗寨被云雾笼罩着,如仙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