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合院的故事(五)--张娘续

(2017-06-20 07:27:58)
标签:

四合院

张娘

分类: 杂文
 张娘
    别看张娘性子烈,可是个极有人情味的劳动妇女,那年她听说她丈夫被日本人打死了,那个小老婆又改了嫁,虽然她恨老头娶小老婆(其实那年代也不稀奇)她决定回家看看。后来听她说,那小老婆真狠心,最小的儿子才刚刚4、5岁,她撇下孩子就走了,孩子拉着她衣角哭,那狠心的妈居然把孩子一甩一个趔趄。张娘不忍孩子没有母亲照顾,就把他带到我家,和哥哥姐姐一起上学,到北京以后,我舅舅又给找了工作,后来成了8级汽车修理工。只不过,那儿子没有良心,就知道扣张娘的钱,自己可从来不给这个对他有如此大恩的母亲尽孝心,用张娘的话说,“那个坏娘们能有什么好种”。可这也挡不住张娘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

  说张娘是我们家的头号功臣一点都不夸张,她每天除了给我们一家做饭,还给姨和姨父做饭。姨父在交通部工作,每天还带饭,张娘总是调换样子给他带,一周都不重样。我和哥哥,姐姐也就跟着享福,吃得总是很可口。
   
    家里的钱不多,为了改善伙食,张娘每年春天就会买小鸡来养。毛绒绒的小黄鸡真是可爱极了,张娘挑鸡不知道有什么诀窍,买10只总有9只是母鸡。小鸡被放在一个大盒子里,下面铺上稻草,张娘泡了小米喂它们,我会用小手抓一个玩,张娘一巴掌打过来,说:“快放下,会弄死的。”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可爱的小鸡而无法过度亲近。张娘养鸡的水平那是一流,喂一只活一只,有时是人家挑剩下的,看着弱弱的,以为不能活了,可到了张娘手,都能变成壮实的大母鸡。眼看着小鸡慢慢长大,长出翅膀和小小的冠子,张娘就在北屋和西屋的夹道搭个鸡窝,用木棍和树枝拦出一块地方,让小鸡活动,每天张娘捡来菜叶剁碎,活上棒子面,煮熟了喂鸡,每天一早,张娘都会拿了鸡食盆,嘴里咯咯咯的唤那些鸡,那些鸡像通人性一样,聚集在张娘跟前,扑愣着翅膀,一个劲撒欢。那鸡长得快,到了夏天就开始下蛋了。9只母鸡,每天总能捡6、7个鸡蛋。那年哥哥得了肺结核,需要营养,全靠了这些鸡蛋顶着,才使哥哥恢复了健康。可张娘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一个。有一天,一个鸡下了个双黄蛋,我高兴的捡出来,捧着玩,当时舅母正怀孕,张娘赶紧拿了送给舅母,让她好好补养,我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没有吃成。

    那一年闹鸡瘟,眼看这些下蛋的鸡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最后死的只剩了一只,把个张娘惹恼了,她把那只大母鸡抓过来,放到凉水里激,用针挑开翅膀下的一根血管给鸡放血,边治还边念叨,“让你们死,让你们都死。”没想到一通恶治居然给治好了。没有几天那鸡又开始下蛋了。

  我小的时候,夏天看的最多的就是张娘搓麻绳,不知从哪买来了许多麻,张娘把它们劈成细细的条,然后拿两根在大腿上搓,两根麻就绕在一起,像编的小辫子一样,随着搓随着往里续麻,直到搓成1米多长的麻绳。边搓还边往手上吐点吐沫,我看,张娘腿上的汗毛都搓没了。

   我小时候的鞋都是张娘给我做的,以致我后来特别羡慕别人能买一双带带布鞋穿。打袼褙(读哥背,背读轻声)是过去做鞋不可缺少的步骤。张娘很节俭,家里的碎布从不扔掉,夏天的中午,天长,张娘就会用白面打一桶浆糊,在枣树下铺开一个木板打袼褙。打袼褙的步骤很简单,在木板上涂一层浆糊,把小块布挨着贴在板子上,贴满了再刷一层浆糊再往上贴布,花花绿绿的布拼在一起,很有意思,就这样刷一层浆糊,贴一层布,一直要贴4、5层,然后晾干,就成了又厚又硬的袼褙了。把剪好的鞋底纸样铺在上面,画出来,再一个个剪下来,用布条把鞋底边上粘一圈,几层落起来,就可以用来纳鞋底了。

  我最爱看张娘纳鞋底,这就是所谓的千层底,只见张娘左手拿了鞋底,右手拿坠子,食指和中指夹着认了麻绳的大针,纳的时候,先把锥子在稀疏的头发上磨几次,现在想来大概是有点油好扎吧,然后在鞋底上扎个洞,再把针穿过,麻绳开始很长,要拉好几次才能全部拉过去,最后还要用力拉紧。纳鞋底是张娘最惬意的时候,此时,可以和人聊天,也可以作在大门洞看大街上来往人和车,我则搬个小板凳,把头放在张娘的腿上听她讲故事。

  张娘讲的故事很多,大都是老人们常讲的老故事,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故事就是“一家人,家里穷,没有粮食,只有一窖白薯和胡萝卜。儿媳妇很孝顺,想白薯是粮食能顶饱,就每天给婆婆蒸白薯,自己就把胡萝卜煮熟了吃,日子长了,婆婆越吃越黄瘦,媳妇却吃的又白又胖,媳妇跪在院子里问老天爷这是为什么,老天爷说是因为你心好,才有好报。”张娘给我讲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我是最不要吃胡萝卜的,张娘就是告诉我胡萝卜有营养,不要挑食。因为我小时候吃东西特别刁,不吃的东西太多。
  
  那日子好快乐,天热极了,张娘手里就会拿个大蒲扇,不停的摇,凉凉的风让我一会就趴在她身上睡着了。张娘的鞋底纳的很慢,针脚细密,所以那鞋底硬的不能打弯,往往等她纳好鞋底,我的脚都长大了,所以我常常穿顶脚的小鞋,以致我的脚一直没有长很大。我的衣服也常常是张娘买来花布,裁了就用手缝,中式衣服、中式裤,我被打扮的像个乡下怯妞,好在那时也不上学,妈妈就随张娘打扮我,后来上了学,就再也不穿那样的花衣服了。

  张娘爱看戏,妈妈和姨父常常买来戏票让她和舅舅家的保姆高娘一起去看,有时也带上我。老太太不喜欢看京戏,那不好懂,无非是看些评戏和曲剧。那时刚解放,演的最多的就是宣传婚姻法的戏,如“小二黑结婚”“罗汉钱”“刘巧儿”“小女婿”,等等,我根本不喜欢看,之所以跟着只是因为看戏时张娘她们总会买了糖葫芦、或者糖炒栗子来吃,这也是张娘看戏时的大乐趣吧。有一次在西单剧场看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那时的剧场里都是长板凳连在一起的,那情节很沉闷,我吃够了,就趴在凳子上睡着了,什么情节也没有看到,直到散戏我才醒,我还看到张娘在掉眼泪。


  看完戏以后至少三天,高娘都会到张娘屋来唠嗑,内容无非还是看的的戏文,有时张娘还会唱两句:“鸟入林,鸡上窝,黑了天----”两个老太太脱了鞋,盘腿坐在大床上,边作针线边看着我和表哥玩,我们俩看她们聊得入神,就起了淘气的心,表哥偷偷拿了高娘的鞋,我则拿了张娘的鞋,一同扔到了水沟里。等老太太发现了,拿了笤帚要打我们,却苦于没鞋下不了地,我们就会得意的在院子里又蹦又跳。张娘会光了小脚跑出来,要不就干脆从屋里扔出笤帚疙瘩,还骂道:“好我那娘,还不赶快给我拿来,小心我一会儿逮着你们,撕吧撕吧喂猫去。”等我被逮着,张娘就会给我几巴掌,可我不怕,依旧是个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