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2016-05-04 21:13:13)
标签:

北京小学

宣武公园

分类: 杂文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的南门外有一个小公园叫做宣武公园。从我们56年入北京小学开始,这里就是我们这些孩童们的常常光顾的地方,更是我们班住粮食部宿舍的同学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那时其中似乎只有一些野草和树木,但却是我们的乐园。

我是一个好动的孩子,常常像男孩子一样淘气。放了学,我是不肯回家的,常常约几个小伙伴到处去玩,有时也去这个小公园。夏天,高大的老槐树上知了叫个不停,小麻雀会突然从草丛飞出。捉蚂蚱,扑蝴蝶,真是玩的不亦乐乎。

我从来不是守规矩的孩子,何况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总是借口找同学做作业,跑到公园里听鸟叫。小学的生活是多么无忧无虑,人家说十年寒窗苦,我可只知道上学的快乐。学习上我毫不费力,多出的精力就是玩了。班主任季老师在我身上花费了很大的心血,我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恨铁不成钢”,那是说我自由散漫,其中当然也包括贪玩。

一晃60年过去了。今日,我们几个小学同学来到这里商谈庆祝我们相识60周年的事宜,这里已经不再是杂草丛生的宣武公园,它如今叫宣武艺园,成为仿照江南园林造的一个小公园。花木繁茂,亭榭楼台,池水小桥,别有趣味。

我们几个60开外的共和国的同龄人相聚,真有说不完的话,小学毕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但是,坐在一起,大家又像回到童年,没有地位的差别,剩下的只有快乐的回忆。

如今,一切都变了,学校变了,宣武公园变了,我们变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心。我们童心未泯,继续追求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才能坐在一起畅谈美好,筹划我们的相识60年的纪念活动。这个活动的宗旨不为宣扬什么,只为追忆北京小学的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学校给我们的教育,展示我们精彩的生活。让宣武公园做个见证,我们回来了。60年了,我们没有忘记这个给了我们童年快乐的地方---北京小学还有它对面的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北京小学和宣武公园
附上一篇我以前写的回忆班主任季老师的文章
季老师,我今生都不会忘记您
   
 
今天我们小学同学聚会,奇迹般的凑了20多人,要知道我们小学毕业已经40多年了。大家在一起少不了说起小时候的一些事,但大家谈的最多的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季老师。一席话勾起了我多少回忆。是的,季老师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我们在她身上感受的最多的是爱,她爱我们每一个孩子,不管你是闹还是乖,不管你美还是丑,也不管你家境好还是坏,她都像妈妈一样爱护你,帮助你,让你健康成长,
   季老师在我们小学二年纪的时候当了我们班主任并教我们语文,然后一直带我们班到毕业。我一生有过许许多多老师,但没有一个能像季老师教我们5年之久。我从小没有爸爸,妈妈住在科学院,一星期才回来一次,家里只有一个老保姆管我吃喝,自然我是少管教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活泼有余,用现在的话就是有点多动症。女孩子里,挨批评最多的就数我了。拿季老师的话说是“恨铁不成钢”。事隔几十年,到底为什么挨呲也想不清楚了,无非是上课说话,看小说,甚至接下茬等等。但有一件事我直到今天都记忆犹新。
   我们那时在北京小学,早先是个干部子弟学校,后来开始就近招生,也招了一些当地住户的子弟,那时北京小学在现在的长春街南面,后边就是护城河,河沿有许多贫民,有的是靠拣破烂为生的。我们班有个女孩,不知家里是干什么的,总是邋邋遢遢,有时还流口水,尤其是她长得很怪,大奔头,翘嘴巴,还驼背,功课也不好,大家都有点看不起她。我那时调皮,又爱耍点小聪明,尤其是刚看完一本小人书“通天河”是讲孙悟空和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通天河被弄到水晶宫中,宫里有许多虾兵蟹将,其中有一个鱼婆画的很特别,我不知怎么,觉得这个女孩像鱼婆,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外号“鱼婆”,可能因为形象,所以很快就叫开了。我也因此得意非常。不知怎么,这件事传到了季老师的耳朵里,问起是谁起的,当然我无法辞其咎,老师把我叫到她家(那时季老师的家就在我们学校后操场北边的一排平房),以前我并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在家里批评同学,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季老师是在给我们留着面子。当时,我走进老师不大的家,并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可看到老师从没有的严肃,我心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次的批评实在厉害,让我终身难忘。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受益一辈子,虽然当时我不全懂。季老师对我说:“你应该尊重别人,尤其是有缺陷的人,更应该帮助他们,绝对不要歧视弱者,不尊重别人的人,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说了一些挺严厉的话,“你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学习好并不能证明你就是个好人,要关心他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说得我真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还有点埋怨老师有点小题大做。可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尊重别人,尤其是同情弱者,多想别人的感受,成了我不变的宗旨,我想是和季老师分不开的。
   5年来,我在季老师的教育下有了很大进步,记得6年级的十一,要选几个同学到天安门广场去参加十一游行,那时少先队员是站在广场上,等游行队伍过完就放和平鸽、气球然后涌向天安门。这是我特别向往的,这些同学是由大家选举产生,选到我的时候,季老师为我说了许多好话,说我现在进步很大,上课纪律好多了,马虎的毛病也改了不少。可是因为去的人少,我最终还是因一票之差落选了。我心里自然难过,但还是回家拿了纸盒给班里养蚕。季老师就借着这件事,在班里把我好好表扬了一番:说我不计得失,不小心眼,热爱集体什么的。我当时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可过后想想,我如今的许多对事情好坏的判断和心态的调整,都是季老师用心良苦教育的结果。
   我后来知道了季老师的爱人因是国民党黄埔军校的高级官员解放后被关押,季老师自己要抚养4个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可她却把我们每个同学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精心雕琢和培养。学业的进步就不说了,我们有个现在当编辑的同学说他许多字的使用都是小学打的基础。确实,我们的作文在那个时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在做人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我们常常帮助班里困难的同学做手工挣钱,还会帮助学习不好的同学一起进步。大家谈起来都念着季老师的好,说我们现在的成就是和季老师分不开的。
   季老师去世有几年了,当我们小学同学再见面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去给季老师扫一次墓,我其实早有这个想法,我想告诉季老师,我感激她对我的教育,我也想告诉季老师我也在努力做一个和她一样的好老师。不管现今社会的道德水准有怎样的变化,我会像老师希望的那样,做个好人。
   仅用这篇小文,寄托我对老师的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