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遗落的明珠---再回伊尔库斯克13
标签:
贝加尔湖伊尔库斯克 |
走在伊尔库斯克的大街上,并未感觉到这是一座拥有60万人口的大城市,相反却像是进入了一座恬静的小镇,只有在中心区最繁华的马克思大街上,才感觉到一些城市的味道。伊尔库斯科的城市格局并不复杂,马克思大街、列宁大街等几条干道贯穿了整个中心城区,伊尔库斯科河、安加拉河沿岸是城市较为集中的聚居区,众多的居民零散的分布于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使整个城市显得稀疏松散,也正因为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多样的开敞空间,成为城市的一大特色。
伊尔库茨克在近350年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包括西伯利亚考察基地、流放地和淘金城。安加拉河穿城而过,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灵气。
伊尔库斯克是西伯利亚的重要城市之一。西伯利亚在蒙语中的意思是“沉睡的大地”,总面积达131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39倍。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地质地貌多种多样,山岭密布,草丰林密,树种多样连绵不断,河流湖泊纵横大气,水势磅礴洁净,令人置身其中不胜感慨。是亚历山大三世的推动下贯穿西伯利亚的全长928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铁路才得以建成,这才使西伯利亚乃至伊尔库斯克这座小城有了勃勃生气。1300处遗产,更是这座只有350历史的小城有了更大的文化气息。
我们来到政府大楼和二战胜利广场,那永不熄灭的长明火,纪念那些为和平献身的人们。亚历山大三世的雕像高高矗立,向人们述说他对这片土地的贡献。
主显圣大教堂、哥特式的波兰大教堂、救世主大教堂各有特点,离得也不太远。最应该说明的是那个圣女修道院,这里曾经是十二月党人的女人居住的地方。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在彼得堡参议院广场上爆发了大起义。俄国的数百名年轻军官,以至将军都参加了这场起义,起义者中还有身份比王室更显贵的望族子弟。他们为了完成推翻极权的君主制度、在国内建立民主立宪、解放没有人身自由的数千万农奴的伟大事业,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毅然放弃富裕的生活、官运亨通的特权。沙皇政府对十二月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数百名起义者被押送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的年轻美貌受过良好教育的妻子们,她们毅然抛开了优越的生活,还有年幼的孩子们(沙皇不允许她们带走),千里迢迢,没有火车就坐马车来到西伯利亚这片不毛之地,跟着她们囚犯丈夫走上了艰苦的流放之路。开始他们只能在监外探视 ,后来经过了斗争,妻子们可以和丈夫一起服刑。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在监狱里度过了数十年的光阴。有多少小生命又在西伯利亚这片荒凉严寒的土地上诞生。他们忍受了饥饿和酷寒的折磨,有的人因病死去了,可以想象他们的生活有多么艰苦。她们的墓也被安放在修道院里。
伊尔库茨克人感激十二月党人,是他们给伊尔库茨克带来了文明、进步、和文化。
伊尔库茨克既有沙皇又有列宁的雕像,也有苏维埃的的对手白军头领高尔察克的雕像。不知道伊尔库斯克人是怎么看待这些政治立场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

政府大楼



亚历山大三世


修道院



高尔察克,白军将领




波兰教堂


长明火









列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