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2015-02-05 08:26:58)
标签:

大梁江村

井陉

石家庄

分类: 游记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有人称这里为河北的“乔家大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武举人”的“一宅九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进一道门,可以走遍九重院落,院中有院,院里有楼,楼上有楼,楼顶有院,楼能通楼,院能通院,可以说是深山里的大宅门,只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在修理,院子里木匠正利用这里的空间在做棺材。 

   村内街道主要有上街、下街、中街以及5条巷子,总长3700米。这里的院落多为四合院,因地处山地,聪明的村民就因地制宜,有的一宅多院,有的一院多层,很少有布局相同的。最让人叫绝的是石头与石头之间没有粘合机,500多年来,经历了多次地震、洪水却完好如初,不得不让人慨叹老祖宗的惊人技艺。走进了几所有居民的房屋,结构和我们在陕北的窑洞结构大同小异,只不过这是砖窑,显得结实。进门就是炕,炕头还有灶台。几乎家家都堆满了柴火,真是靠山吃山呀。

   走在卵石铺就的道路上,你想象不出,在交通工具落后和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大梁江人是如何把这么多的石头运到村子里,又一块一块垒起来的。如果说金字塔是古埃及人了不起的创举,石头村也是我们老祖宗用石头搭建的奇迹。

   大梁江地处太行山沟壑之中,山洪是不可避免的,大梁江的先辈们在建村的初期就想到了这一点,在村子里下了一个地下排洪、排污、集水一体的明清时代的排水体系。300米长,沿线的住宅都有与之相连的排水口,从没有堵塞和坍塌过,直到现在还在使用。有了这条排水道,才确保了大梁江村的安全。

我们在村里转了2个多小时。赞叹着太行山人的智慧和才能。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下水道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太行山下有人家3—大梁江村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