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下有人家1—大梁江村1
井陉(读xíng)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谓冀通衢要冲,说的是河北通向四面八方的一个要道。是华北西部军事、经济、文化重镇,驰名中外的韩信背水之战,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
字典中说,陉表示“山脉中被自然力拦腰砍断后呈现的笔直断口”,太行有八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上次去蔚县空中草原经过了飞狐峪,就是飞狐陉,果然两山夹持,险要关口是也。
井陉县在太行山东麓,穿过山口就能到娘子关,进山西界。这里出产各种非金属矿产:可开采利用的有32种,其中“四石”(石灰石、白云石、硅石、花岗岩大理石)、一土(陶瓷粘土)、一水(矿泉水)都是质优量大的,沿途可以看到很多石灰厂。了解了井陉的地理环境,你才能知道这里的古村落是如何形成的。

同事放假了,一声呼唤“去看石头城”,说走就走。我们开车沿着京昆高速过石家庄,在娘子关(307国道)处出口。不多远就来到了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深藏在群山环抱之中,以前交通十分不便,盖房就地取材,用当地的巨形岩石盖的房子十分坚固,上百年不倒,加上地处晋冀交界、太行山腹地,大梁江自古就远离兵连祸结,梁氏祖先依靠经商的原始积累,为后代留下了一座世外桃源式的“石头城”。村子里大都为明清建筑,很多都是几百年的老屋,
我们的车就停在村口,如今,老城已经不让随便改建了。对面就盖起了一座座新房,老村子里住的人已经很少了。当我们走近大梁江村口的时候,一株饱经沧桑的千年古槐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这是一株树心早已干枯,仅有树皮处还存活的唐槐,像守望古村的历史老人,
顽强地活着,如今是冬季,枝叶都干枯了。据说,春夏秋三季,古槐还在树背部神奇地繁衍出条条新枝。仍旧绿叶婆娑,亭亭如盖,成为古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呢。
古槐旁,一座形如古堡的明代石阁巍然耸秀。此阁坐北面南,分上下两层,上面供神,下面行人,南奉关帝,北供观音。上层为砖瓦石结构古庙,小巧玲珑,别具一格。下层石门洞青石拱券,石料凿制精细,严丝合缝,是村坊通路大门。阁门上首,南北向镶有“襟山带河”“接脉通全”的石匾,诠释了大梁江先人颇重山水形胜与生态保护的心愿及建阁于斯,一为村坊安然,二为添峰接脉的初衷。
走进半圆的拱门,就走进了石头村。踏上青石和鹅卵石铺就的窄窄的小路,眼前展开的是古朴而坚固的石头房屋,幽静而高低错落的街道,不得不让人大发千古之忧思,感慨太行山下竟然有这样风水极佳的村落和人家。

路上的小庙

对面是新村

古槐


过街楼




枯藤老树

鹅卵石路,几百年了。



这里有很多二层楼


屋顶是瓦,


门窗有得换过。墙体都是明清间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