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行12--太鲁阁

(2013-12-09 16:12:20)
标签:

台湾

太鲁阁

旅游

分类: 游记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
    我们的车子沿着大海前行,最终盘山越岭开进了太鲁阁大峡谷,也就是太鲁阁国家公园。只见公路两边是高耸的大山,中间夹恃着立雾溪河谷。太鲁阁取自台湾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伟大的山脉”,20公里长的太鲁阁峡谷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大理石峡谷。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条由退伍老兵修筑的中横公路。台湾南北长,东西窄,中部山脉纵贯南北,阻断东西。为了打通台湾东西部通道,从1950年开始,台湾省公路局就有了横贯台湾、穿山修路的计划,先后请美国和日本的勘探队前来帮助勘探。台湾的中央山脉地处西太平洋板块聚合的造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地形陡峭,美国人的勘探设计估算要耗时11年才能修通。转年,日本勘探队再进行勘探,结论是至少费时7年才能完成。

    1956年7月7日,由台湾省公路局成立的“横贯公路工程总处”负责开路、规划、建造、铺路等工程事宜。开工典礼分别在东西端一起举行,由当时的行政院院长俞鸿钧主持,当时负责兼代主委的蒋经国也应邀参与。此工程动员了1万多位退伍的老兵。此时老兵年龄都不小了,退伍以后没有工作,为了安置这些人,只好让他们充当工程兵。

   看到这样的地形,可以想见当时的修路工程是多么的艰苦,修路的工具又十分落后,尤其是从太鲁阁到天祥这一段20公里的道路,必须通过悬崖峭壁,凿通坚硬的大理石岩,这一段道路的桥梁隧道也都特别多, 老兵们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中横公路在开工之后,由于台风地震等因素,曾发生过不少意外。第一件重大死亡事件是在1957年10月发生的,由于清晨发生一起地震,导致正在进行架灌浆的工程毁损,公路局的工程师靳珩,被地震落石击中,坠落山谷身亡。当时没有精密先进的工程设备,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十字镐炸药,因为炸药控制不当而受伤的工人也有不少。后来又发生过多起死亡意外,经统计因工程意外及天灾而殉难的有212人,受伤者702人,平均下来每公里牺牲1人余。长春祠就是为这些牺牲的老兵修建的,里边有殉难人员的名单,那自上而下的瀑布就仿佛是老兵的两行泪。

   看到这里,听到介绍,心中一直酸酸的。真是为那些老兵难过。49年跟着老蒋到台湾,一直盼着回大陆和亲人团聚,一等就是10来年,回家无望,退伍以后生活无着落,被迫来干这么艰苦的修路工作。他们有很多人终究没有等到和家人团聚的一天,可家里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是怎么死去的呢?国共两党的战争,带给两岸亲人无尽的哀伤。

   听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去打酱油,看到国民党溃兵,就跟着上了船。没想到一下子来到了台湾,40年过去了,孩子变成了老兵,等到80年代回家见到妈妈,他扑到妈妈怀里,哭着说,“妈妈,我打酱油打了40年。”其实,这些当兵的本没有太多的政治观点,无非是跟上了国民党,国民党败了,在台湾他们生活艰苦,如果在大陆,政治运动整也整死了。看着长春祠流下的瀑布我的心也在为这些老兵流泪。

   中横公路于1960年5月9日通车,整个工程费时3年9个月18天,花费4.3亿新台币。然而,竣工后的中横路一直没有太平过。发生于1999年的台湾“9·21”大地震,对中横公路是场大难。距离震中不远的中横公路西段全部中断,虽经全力抢修,但中后段的梨山到谷关路段,至今仍不能通行。后来许多老兵被安置在山上种茶种菜,可路不通他们生产的东西就无法卖到外边来。老蒋和老毛打了一辈子,有多少人成了他们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台湾行12--太鲁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台湾行1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