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记 |
我们跟随导游进入山门,此门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进山门就见碑亭,黄琉璃闪闪发光,共有三块巨大的石碑:中间的碑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建庙的背景及经过;东边的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史实。土尔扈特部原为我国新疆蒙古族一部分,因为上层争权,于1630年,被他们的头目带到伏尔加何流域游牧,受尽了沙皇俄国的欺压,备受凌辱,后经和清政府联系,于乾隆35年(1770)决计回归祖国,他们拖家带口,忍饥挨饿,还要时刻防范沙俄骑兵的追击,历时8个多月,行程万余里,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终于回到祖国,到达伊犁时还有人口二十七、八万。清政府拨出价值20万两的粮食、布匹安抚。此事件在前些年还拍成了一部电影叫“东归英雄传”,由宁静和斯琴高娃等主演。西边的碑就是《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过程及清政府抚恤该部的情况。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为乾隆亲笔。
碑亭以北为五塔门,白台上矗立五塔,从东往西分别为黑、白、黄、绿、红五色,每色代表一个体教教派。清代尊黄教为国教,故黄色居中。五塔门前有一对石象,为大乘教派的象征。五塔门北为黄色琉璃牌坊,是仿照北京北海公园小西天的牌楼所建。
大红台南两侧散置30余座大小白台,成“×”形不规则布置。据介绍,白台分殿台、楼台、敞台、实台,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有的就是为了装饰的。登上一个白台,就看到了后面的大红台。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酷似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大红台位于普陀宗乘之庙最后,位置最高,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一个整体,所以让人感到规模宏伟。
登上红台,你会发现里边还有三层阁楼,它四面合围成一个回字形,这里称群楼。群楼顶部的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东北角建殿名权衡三界,都是镏金铜瓦,在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群楼空井中心的万法归一殿,它殿顶高出群楼,金光闪烁,殿顶部全部被鎏金铜瓦所覆盖,仅此一项用了黄金1万多两,都是先用黄金和水银共同熔化以后镀在铜瓦上,然后让水银挥发掉,就制成了镏金鱼鳞状铜瓦,它的四条屋脊都饰有波纹,真是壮丽无比。
承德的天气干燥凉爽,尤其是太阳下山以后,是夏季不错的避暑之地。舒舒服服住了两天,同事们难得在一起聊天休闲。承德出杏和山楂,学校每人送了一大盒铁山楂和山楂糕,第三天一早,打道回府。小行程,休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