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成山)
十几年前,因为在中央台曾经做过环境保护的节目,对环境问题就很关心。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每天吵吵环境变坏还有什么意义。就拿垃圾分类这件事来说吧,不知道哪年哪月就提出来了,可就是实行不了。
高校应该是素质较高的地方,十年前就在楼前设了4个垃圾筒,一个装厨余垃圾,一个装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个装其他垃圾,小黄桶装废电池。干干净净放在那的时候,我心里还真高兴,毕竟向前迈了一步。希望大了失望就更大,那垃圾完全没人管理,没有几天就乱了,开始我还分类,后来一看,完全无法分类,每个桶中的东西都乱七八糟,你一个人分类又有什么用处呢?
如今北京人口不断增加,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北京,除了“住房难”,如今还有“倒垃圾难”。一方面,城市垃圾以年均百分之八的速度递增,
垃圾处理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环境问题。民众未必就都不明真相,地球也不能等到变成《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景象再来寻找我们曾经的绿色。再不想办法,我们真的要被垃圾掩埋了,这不是骇人听闻,是不争的事实。垃圾分类无疑能够大大减少垃圾量,而且有利再生利用。
可垃圾分类就是无法实行。前年,师大又说要垃圾分类,每家发了两个垃圾桶,还有一些垃圾袋,以及一本关于垃圾分类在的书。我在想,这次政府大概真是要干点实事了。桶发了一年,没有任何措施,我也只好放在那等着上面统一执行,毕竟这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事。去年年中,终于把原来的圆形垃圾桶换成方形的了,还安装了架子,这个桶除了更加麻烦(原来可以用脚踩来打开桶盖,现在必须用手去打开)以外,没有什么改进。人们垃圾还是乱扔,既没人宣传也没人管理。眼看着新桶变成旧桶,垃圾分类还是遥遥无期。
昨日去北医一个老师家,说他们那也要垃圾分类了。大家其实很希望做点贡献,无奈真是不知如何下手。连这些大学老师都不知道哪些属于厨余垃圾,你让老百姓又该如何区分呢?其实宣传一下很难吗?每天的电视广告只要分出几分钟说明一下,老百姓的知识不就大大提高了吗,其实分起来也不难,你只要把那些能分解的菜叶、果皮、剩菜剩饭、甚至蛋皮果壳,凡属动植物废物放在一起,那就是厨余垃圾。而玻璃瓶子、塑料制品是无法分解的,单放不就成了。说说容易,如果大家没有紧迫感,实施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
如果能够分类,垃圾的回收利用就很有前途了。人家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变废为宝的前提就是很好的分类。在国外大家早都习惯成自然了,在我们这里还是无法实施的难题。
究其原因,现在政府急功近利,赚钱是当务之急,环境问题还没有拿到日程上来,等到那一日,我们再也没有地方倒垃圾了,就像现在的交通状况一样,想要实行用汽车摇号这样的方式控制车流量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城市是我们大家的,是要给儿孙们留下的基业,如果现在我们就在毁它,2012年世界末日虽然没来,
地球末日恐怕也为期不远了。

垃圾焚烧污染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