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古迹知多少2—二帝陵
 (2012-11-08 20:25:20)
	
			
					(2012-11-08 20:25:20)		| 标签: 安阳二帝陵杂谈 | 分类: 游记 | 
安阳古迹知多少2—二帝陵
  
 
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收复了周边各个部落。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三皇比较公认的就是:伏羲、神农、黄帝。而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比较多见的说法。黄帝到底是属于三皇还是五帝似乎没法考证,但大家都公认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们那天来到了安阳内黄县东南30公里的三杨庄村西的二帝陵,据说这是 “五帝”中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两个帝王的陵墓。相传,颛顼是五帝中的第二个帝王,自幼才智超人,15岁辅佐帝政,20岁即位,在位78年,享年98岁。他曾制定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帝喾是五帝中的第三个帝王,他15岁辅佐帝政,30岁即位,在位75载,享年105岁。他们都是贤明的帝王。距今4500年至5000年。
 
听介绍,如今陵寝已发现历代帝王及民间的祭祀碑碣165通,这在我国古代帝王陵中是不多见的,证明了华夏民族对颛顼、帝喾的尊崇。这些碑碣不仅是研究历代官职、地域风俗、政区沿革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难得的书法艺术和石刻艺术瑰宝。历朝历代的人是把这里当做二帝的陵寝,于每年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三月十八日,在此举行盛大庙会,对二帝进行祭祀的。
二帝陵始建年代难于考证,唐代以后屡有增建。豪华的二帝陵因清末宣统年间一场风沙南迁而掩埋于沙丘之中。地面仅存石碑两通。经1986年初步调查,陵墓轮廓已基本查清,廓宇计有大殿五间,前有长廊,殿内有明清石碑41通。殿前两侧各有配房三间。大殿后200余米,为陵墓围墙,东西长165米,南北宽66米,呈长方形,为元代砖砌建造。另有不少汉唐建筑遗物。考古研究以来,已经发现了很多遗迹、遗物。其中有汉砖铺设的多条甬道,唐代建殿基址,宋代建筑基址和水井,元代修建的护陵墙,明代修建的拜殿、院门和神道,清代修建的配殿、山门、御桥。等等。
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进入重修的山门。拜殿中,二帝塑像器宇轩昂,东、西配殿可以看到各个姓氏家族的起源。碑廊中,可看到珍贵的古碑。
陵区内古树很多。有古鸟柏,这种树表面看没有什么奇特,但是树皮上有很多小洞,树的横截面却显现鸟的图形,让人称奇,这里有2棵,全国仅有几棵呢。还有锦鸡尔、槐树及其他稀有树木30多种,陵区生态保持良好,昆虫、鸟类品种繁多。如今又中了很多松柏,很多名人都在这里认养树木,据说风水极好。这里已经成了一个森林公园了。
可看到两个巨大土丘,上面种满松树。这就是二帝的陵冢,颛顼陵冢居东,帝喾陵冢居西,两冢并峙,在帝王陵寝中极为罕见。
如今,海内外人多有来寻根追源的。阴历3月18 来看看盛大庙会,感受祭祖的仪式也是很有趣味的。
山门

姓氏来源

二帝钟

二门

拜店

二帝

帝喾帝

颛顼

汉砖铺的路

清代山门

古碑

鸟柏

颛顼陵

颛顼陵

帝喾陵
前一篇:安阳古迹知多少1---文字博物馆
										后一篇:安阳古迹知多少3—三杨庄遗址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