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团快乐新疆游12-赛里木和

标签:
新疆赛里木湖旅游 |
分类: 游记 |
赛里木湖宝石蓝
美景展开入画卷
到此,团员们已经到新疆7天了,今天的行程是从克拉玛依前往伊犁,大约是
450公里。虽然经历了几天的奔波,大家却没感到疲劳,各个精神十分振奋,一路唱着歌,集思广益,七十七团歌就此诞生了。愉快的情绪始终在车子内蔓延。
越向伊犁开环境就明显好了许多,窗外树木高大,水草丰美。中午时分来到一个小镇,不记得名称了,也许是哈萨克族比较多,团员们去买了馕来吃,后来领队告诉大家哈萨克的馕和维吾尔族的馕是有区别的,前者更筋道干且硬,而后者比较松软。新做出来的和北京吃的就是不一样。这一顿吃的是49丸子汤。
丸子汤在新疆回族的传统风味饮食里可谓赫赫有名了,而最著名的当属“四十九丸子汤”。这个名字乍听起来有些奇怪,不明白的人会想当然的认为这汤里有四十九个丸子。其实不然,这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发明者的小吃店坐落于312国道乌伊公路49公里处,现在新疆有了很多连锁店。
四十九丸子汤的制作十分讲究,一定要用新鲜的牛骨头慢火熬制, 汤味才能鲜美。丸子的用料必须用新鲜牛肉搅碎炸制成外焦里嫩。汤里的配料也十分丰富,有冻豆腐、阿魏菇、薄牛肉片、粉条、菠菜等,再加以多种佐料调制而成,真的是色香味俱全,荤素营养搭配得当。 吃丸子汤时,店家还无偿提供2个油塔子和一碟小菜,油塔子有点像我们的发面卷子,松软并带有面香味。团员们喝着丸子汤,吃着油塔子,就着馕,真是越嚼越香。一顿地道的新疆小吃。

午饭后,继续前行,突然车的外边出现了一个大湖,蓝天下碧蓝如宝石一般。团员们一下兴奋起来,一起大喊:太美了。这就是赛里木湖了。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乐市境内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语称“赛里木卓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湖水清澈而纯洁。湖略呈卵圆形,湖的南边海拔有2073米,蓄水量210亿平方米。
大家下车冲到湖边,在赛里木湖边尽情戏水,拍照。抬眼望去,湖面天鹅掠水,鱼翔浅底, 湖滨碧草繁花,毡房星点,马嘶羊咩,充满盎然生机。 四周群山巍峨,幽林绣草,如雄健的勇士拥抱着美丽的少女般,那真是如诗如画的美景。此时人的心也被撩拨得兴奋不已。于是大家都围上了色彩鲜艳的围巾,不论那女老少都忘记了自己,哈哈,美丽的影像就这样留了下来。
虽然是旅游旺季,人却不算多。当地的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居然能够骑马了,还能扬鞭催马好不神气。给他糖吃,他很腼腆,骑上马却像个小大人了。
湖边吃瓜更是美透了。大家真舍不得离开。可前面还有一段路程,只有恋恋不舍的赶路去了。
很快就进入了果子沟。果子沟的另一个名字是“塔勒奇达坂”,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全长28千米。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次子察合台台率军,“凿石理道,刊木为桥,始成车道”。这条沟古代为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北新道的咽喉,有“铁关”之称。现为312国道(乌伊公路一级公路段)要从这里通过。果子沟以野果多而得名,沟内峰峦耸峙、峡谷回转、松桦繁茂、果树丛生、野花竞放、飞瀑涌泉、风光秀丽,被清人祁韵士称为“奇绝仙境”。可以看到山上有野苹果树和野山楂。如今在山谷中修建了一座果子沟大桥,那才真是天堑变通途。来往的车辆少走了几十公里山路,安全也有了保证。
经团员们申请,领队同意带大家去看看霍尔果斯口岸。这里是和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也是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
新疆从东北到西南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壤,边境线总长约4500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总长度的四分之一,是我国与邻国交界最多的省区之一。所以新疆的疆字的左半部就有了这样的解释:弓字代表蜿蜒的边界线,还有用武器护卫中国领土的意思。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境内,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界以蜿蜒的霍尔果斯河为界,霍尔果斯口岸因其而得名。霍尔果斯口岸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在隋唐时,便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新中国成立后,霍尔果斯口岸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1983年,国际形势好转起来,中国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热潮,自此,沉寂了近20年的霍尔果斯口岸又恢复了生机。近年来,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口岸年进出境人数、过货量逐年增加。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成为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也是新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夕阳西下,一个小士兵把守着国门。大家纷纷照相留念。
离开这里,又开了近100公里。终于来到了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