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团快乐新疆行2--吐鲁番1
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二、吐鲁番
吐鲁番葡萄香又甜
火焰山高温七十度
坎儿井
今天七十七团的成员们要到中国最热的地方接受“烤炎”了。一路上黑色的戈壁,红黑相间的山峦让大家赞叹,那苍凉之美让人心颤。吐鲁番盆地属于东天山南侧的断陷盆地,它南部的广大低地在海平面以下;最低的艾丁湖面在海平面以下 154米,是中国最低的洼地。由于这样的地形,才使它总是处在高温状态,被称为“火洲”。耳听为虚,大家亲自体验才真正感受那里的热是名不虚传。
(路上美景)
一下车,热浪就扑面而来,已经立秋,这里气温还在40多度,这帮人大概都是第一次体验这样的高温,烈日当空,酷暑难耐。跟随领队,去坎儿井参观。
坎儿井其实就是一条地下水渠。却与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修建坎儿井的确是一种智慧,是在吐鲁番-哈密这片盆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因地制宜的了不起的发明。团员们沿着阶梯走入地下,就看到了一条地下水渠,里面的水是地下含水层中引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水渠在自然流淌。要知道,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最热的地方,日照强烈且气候干燥,如果水在地面上,没等灌溉农田早就蒸发完了,只有利用深埋于地下的河渠,才能躲过烈日的蒸烤,让水流进田园中。看得出工程十分浩大,每隔不远就要挖一个竖井,从暗渠通到地面,再由明渠将水引入农田。地下渠刚好利用了那层不渗漏的岩层,让水在地下流的时候,既不挥发也不渗漏,古代人的智慧和高超技艺让人佩服。走在下面,如进迷宫。倒有点像当年打鬼子的地道。只是里边较黑,照片拍的不好。
一条坎儿井一般长约3-10公里,吐鲁番有这样的坎儿井大约1000多条。大家走出坎儿井,看到挂满枝头的葡萄,感受着高温的灼烤,才真正体会到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的说法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民族风情

床放在水井之上,凉快

修坎儿井的时候往上运土

坎儿井模型,断面竖井、暗道、地下水渠

地面的水渠

葡萄

喝一杯鲜榨葡萄汁,甘甜如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