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以色列旅游日记4-海法
标签:
以色列海法旅游 |
分类: 游记 |
2月13日 下午 海法 晴
中饭是在海法吃的中餐,自家饭还可口。能在异国他乡吃上中餐很舒服,毕竟前面吃的都是自助西餐,西餐好吃,但不能总吃。以前知道海法,还是黎以关系紧张的时期。那时,中国的新闻播报里,不时报道: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弹,越过黎以边界,落到海法,炸伤以色列居民,以色列国防军随即予以还击。当真的走进这个小城时,发现其实不然。他那么平静,充满了温情。
在海法,我们要看一个漂亮的空中花园。它有19层,依山而建,级级升高。这个名叫巴哈伊的空中花园是象征和平的圣殿。
在《圣经》中,以色列是上帝的应许之地,是“流着奶与蜜之地”。而位于地中海边的这个国家,却有大片国土处于干旱或者半干旱的沙漠地带,由于水资源的严重匮乏,而不得不对每一条溪流、每一处清泉、每一口井进行慎重、细致的勘测、导向和利用。在这片饥渴的土地上,水成为一把通往圣殿的金钥匙,简直比石油还要珍贵。以致我们在以色列用水的时候也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浪费了这些宝贵的资源。在以色列我们常常看到不同颜色的管子,那是各种不同的水,有再生水、回收水等,用于不同的用途和灌溉。
自古以来,以色列人对于有限的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可谓登峰造极,灌溉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先锋的地位,而巴哈伊的空中花园,灌溉技术也是非常专业和先进的。
据说,巴哈伊花园的建造颇为曲折,自巴哈欧拉于1891年亲选此处作为先知巴孛的长眠之地以后,工程断断续续达百余年。2001年5月22日黄昏,大约四千五百位观众,其中包括三千三百巴哈伊信徒群集在海法的卡梅尔山脚下,见证了这一耗资两亿五千万美元,前后历时达一百多年的建筑工程--巴哈伊花园的落成大典。
站在山脚下,可以看见整座花园从山顶到山脚绵延近一公里,垂直高度达225米,最大坡度超过60度。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凌空而建的花园。所以,它称为空中花园。巴哈伊阶梯花园沿袭了经典波斯花园的设计准则:苍翠、简洁、细致和对称,同时也吸收了古典欧洲花园一年四季花开不败的传统。看上去是那么干净漂亮。来这里的人都很快乐、平和,连士兵也不例外。
这里崇尚的是巴哈伊教,也城为大同教。这个教派对各种经典宗教均不排斥,在分布于各大洲的灵曦堂里,信仰任何宗教的人都可以自由的祈祷,诵经。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包容性和现代性,使得巴哈伊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我们从下边看到了这阶梯式花园的全貌,又驱车至最上面,从上往下俯瞰,远处,地中海与蓝天相接,真正是海天一色,海法小城在阳光下充满生机。那些老老少少,不同肤色的人都在一个蓝天下,享受着午后的暖阳,如果世界真的没有战争,真有世界大同,人类今后的日子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