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2011-05-15 21:57:18)
标签:

恩施

土司府

旅游

分类: 游记

  土司府

  第二天一早,雨果然没有停的意思,打上伞去参观土家族的土司府。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仿制了一个土司府,让人了解土家族的文化。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那飞檐跷角的城门,让人对那神秘的土司城充满了期待。土司文化,以其制度文化的神秘、精神文化的神圣、物质文化的神奇而闻名遐迩。恩施土司城为国内土家土司城旅游之最。大概是感触于此,有位本土的文化人站出来毫不讳言地说,湖北的文化旅游除了三国文化之旅,还应珍视恩施土司文化之旅。在历史的长河中,土司文化也许并不是主流,但也是民族史的一部分。而恩施将土司文化的千年文明积淀为城池一座,铭刻鄂西南土家族那段厚重的人文史。

  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神秘而豪迈的少数民族。土家族的源流,可上溯到悠远的人类起源史。200多万年以前的“建始直立人”,是巴人的远祖,也是中华及亚洲地区人类的远祖之一。宋末元初,聚居在湘鄂渝黔毗邻山区的“西南蛮”统称土家人,登上土司制度下的社会舞台,土汉有别,土家和客家相区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土家族具有悠久的神话史和灿烂的文化史,经历了由巴而蛮、由蛮而土、由土而土家的生命之旅,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巴人最早能够制盐,所以人称盐巴)
  走进土司府,土司王国仿佛再现。上下已千年。在鄂西南土家族生生息息的历史中,土司文化深刻的影响无法抹去,不仅演绎着时间的现在性、过去性、未来性,更喻示着民族文化的一脉万象。

  雨中,一个飞檐翘角的高耸的门楼展现在眼前,这就是墨冲楼,它是彰显土家族人文轨迹和土司王权威仪的标志性建筑,为纯榫卯结构的木楼,高25米,宽12米,由200扇雕花戏文门窗、189块镂空雕花木板组成。门楼高4层,由12根通天大柱、24根过梁组成。既体现了土家族的空间观念,又意喻土家人在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和二十四个节气里和睦共处。的确是一个很有气势也很有创意的建筑。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山虽不高,却起伏漫延,连亘的土司城墙,把不大的地方围成了独立王国。这城墙很神秘,足已看出土司制度下地域的封闭。在“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锢下,土司雄据天险山河之中,自领其地,自管其民,自得其乐。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进门一条溪水,一个风雨桥横跨,这桥是侗族传统建筑智慧的结晶,桥廊两端的享子高耸出桥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精致美观。挑花盛开,雨中娇艳。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前行就看到了怡情水榭。这是一座水上吊脚楼。是土司王爷当年携带家眷怡情戏水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古朴典雅,环境幽静。门前挂了辣椒,如今这里是卖纪念品的地方了。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廪君祠是彰显鄂西南土家族“族脉”文化的圣地,是国内土家族敬怀祖先廪君,举行祭祀活动唯一的场所。祠堂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东朝西,雄峙山腰,气势巍峨,和“怡情水榭”相对而建。这里香火袅绕,雕虎铭文,充满了土家族虔诚的崇祖氛围。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什用殿”,是土司处理军机政务的地方。数百年以前,这里就是土司计议出征、审判命案、兴农办学、凝思集成的地方吧。这也是土司政权的象征了。殿堂的风格非常壮观和独特,踞土司王城中心之中心,飞檐五层,上三层为圆形,下两层为方形,平地而上偌大的建筑结构显示着王权的威仪;也传递着土家族“上圆下方”传统的宇宙观;另一方面喻意土司“处世圆融、操守方正”的从政理念。

  正堂中是白虎图腾塑像,上面高悬“仁民爱物”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足表土司开物成务、励精图治的胸怀。

  景点介绍牌上写着,“黉庐,是土司王府的贵族学校”。原来这里是土司子弟读书习文的地方了。何为贵?原来那孔子神像、宋仕仁塑像、犬钵雕像正是警示着土司子女,要“尊孔尚贤而课读兼爱”、“贻误学业而与犬同食”。 听导游讲解,凡土司子弟不认真读书,就要和狗子关在一起同食同住,直到完成学业才能出来。听起来远比现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思想还要苛刻。这样的教育是土司子弟承袭司位的需要。土司文治武功的理念也可见一斑。“蛮司者,土司也”。

  古恩施土司制度,兴起于元代,盛行于明代,废止于清代雍正年间,前后450余年。这里再现了当年土司王府的恢弘气势、奢侈华贵,走进恩施土司城,就仿佛走进了800年前的元朝,聆听到沉重的历史足音。感叹这些纯榫卯木楼建筑,触摸那些尚存的雕花戏文和镂空木雕。我们无法明晰地相象,土司社会究竟是一番什么样的天地。

  资料说:土司制度是一种以封建领主制为主体、以封建农奴制经济为基础、军政一体、寓兵于农、地域割据的制度。仍然保留奴隶社会的一些成份,遗存原始部落社会的某些痕迹。土司由朝廷“授以虚职”,其官衔分为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官衔自从三品到从七品。司位承皇旨世代传袭。土司,实际上就是一个权倾土民、地地道道的土皇帝。对土民“刑杀肆意,抄没鬻卖,任其所为”。无疑,土司制度是一种落后的社会制度。土司奢华的生活必定有着奴隶悲惨生活的对比,这里没有展示,只有自己想象了。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我们还看到了一些表示土家族习俗的舞蹈。土家族有很多风俗。太长,不一一介绍了。我们还学了一个土家族的山歌:哈哈,有机会唱给大家听。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土司府寻访土皇帝 <wbr>龙鳞洞去看老龙王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