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三峡大坝 功过待评说

(2011-05-05 15:14:19)
标签:

三峡

大坝

旅游

分类: 游记

襄樊的下一站就是宜昌。襄樊到宜昌,高速公路3个半小时。到宜昌不能不看三峡大坝。在武当山的时候,还感到有点冷,到了这里却立刻感到湿热的很。听导游说,自从有了这个高峡平湖,宜昌几乎一年中300天是雾气昭昭的,气候似乎变了,我们后来深有体会。说实在的,这个三峡工程本来离得我们较远,动迁又和我们挨不上边,虽有些议论,也只是道听途说,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现在倒要亲眼看看了。

午饭后,我们乘车来到坝区,虽然还只是4月,却有点桑拿天的感觉了,远山都笼罩在雾气中。一路走的是坝区高速,中途还要验证,我们的证是旅行社是先开好的,不然是别想进库区的。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三峡大坝现在变成了旅游景点,进坝区还要安检,然后乘上景区的车。车行了20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景区。该景区所在地实际上是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 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我们被带入模型展厅,在这里有一个沙盘,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三峡工程的全貌。三峡大坝全长2309.47,泄流坝段长483,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单级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五级船闸模型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大坝模型

从展览室出来,首先走上一个平台,这里展览着一块巨石,被称为万年江底石,它是二期工程修围堰基坑时从基坑里挖出来的,花岗岩的质地,重达20多吨,距今已经有8亿年的历史了。

还有用于大江截流的水泥截流石,据说那石头的形状是工程人员精心设计的便于互相咬合好把江水截住。这里还展览着三峡坝址基石,和一本银版天书,它记录着三峡工程的建设情况。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万年江石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截流石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大坝基石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坛子岭

   然后我们登上了坛子岭观景台。坛子岭其实就是一个小山包,因外形象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登上去,就可以看到远处的三峡大坝。此时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 双向五级船闸就在你的脚下。当船通过大坝的时候,因坝里坝外水位相差太大,所以先要关闭前面船闸把船放进来,再关闭船后边的船闸,然后放水或进水,让船闸中水位升降到与前方水位一致,于是打开前面船闸,放船出来。我曾经走过葛洲坝的船闸,就是这样操作的。但是三峡大坝的落差太大,一次通过,船闸难以承受巨大压力,所以设计了五级船闸,让船像走楼梯一样通过大坝。不过这个过程要30分钟,有点慢了,过5个船闸要2.5小时,所以现在正在修一个能让船快速通过的一次船闸,只是许多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过闸(图片)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五级船闸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第二个景点叫185平台。是和大坝等高的一个平台。三峡大坝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它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宣传说:

1、防洪:此为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保护长江中下游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2300万亩土地。
   2
、发电: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

3、航运:从航运效率上来说,在上游水库的江面上,从宜昌至重庆航程便可节约5—6个小时,而且将来万吨级船队就可以全年从武汉市直达重庆市,长江将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为了上面的效益,投入也是世界之最的有好几项:

1、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794万立方米,钢筋制安46.30万吨,金结制安25.65万吨。
    2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三峡工程2000年混凝土浇筑量为548.17万立方米,月浇筑量最高达55万立方米,创造了混凝土浇筑的世界记录

3、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可达113万人,搬迁2座城市、11座县城、114个集镇 

在这里只列举很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眼中,大坝的确很壮观。只是上游水量不大,所以没有看到泄洪的恢弘场面。放眼望去,高峡平湖,却是雾气笼罩。水库改变了气候和环境。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最后一个景点是一个纪念性公园,这里有搬迁来的大树。有建筑大坝用的的巨型建筑机械,沿着江边,风景优美。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搬迁来的千年黄桷树)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江边公园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最让我感慨的是在展览室有很多图片,都是三峡节流以前的景致。记得我们是90年代去的三峡,那时候的风光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由于大江截流,很多地方已经被淹掉了,水位上升了170米左右。原来的激流险滩没有了,那时夔门壁立,号称天险,现在已是水流平缓,河道宽了,水深了,自然环境改变了。周围的许多文物能搬的搬迁了,不能搬的沉入了水底。

人类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改造,美景不在了还在其次,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有人说,汶川地震是三峡工程引起的,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人类一定要善待自然,自然才能给我们良好的生存条件。三峡搬迁人数之多,给老百姓带来的近乎灾难。

这些图片中的标尺是节流后水的位置。大家边看边感慨。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大事记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三峡风光(照片)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大坝现在的位置,中堡岛已经沉入水底。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崆岭峡(原有一个“对我来石”,船头一定要对着这块石头过峡口才能不触礁)现在水位在标线位置。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夔门已经淹了一多半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标线下的人家都搬走了。村子淹了。
看三峡大坝 <wbr>功过待评说
(看看标线,巫峡还剩了什么?)

三峡工程的利弊留待后人评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