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往往随风飘荡莫非神仙降临武当-3紫霄宫拜仙

标签:
武当山紫霄宫旅游 |
分类: 游记 |
3紫霄宫拜仙
二天一早,用过早餐就到了第一站紫霄宫。这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地方,看时,真乃神宫。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紫霄宫,坐落在武当山展旗峰下。这里群峰山岭环绕,寺庙前面左右各有一山,正是人说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宝地。松林翠柏幽深,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历来被视为"紫霄福地"。门口两棵直立的翠柏好似两根旗杆。还有两侧的狮子迎接着七仙。
紫霄宫初建于宋宣和年间。据文献记载,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一次做梦,梦见了"火神", 有一方士为他圆梦,说要派水神到南方压镇才能无忧。于是在这里建造道观,赐名"紫霄元圣宫"。宋末金兵南下,紫霄元圣宫横遭涂炭。元初,世祖忽必烈利用宗教稳定民心,派官赐印,恢复道教,再次大兴土木,重建紫霄宫,使紫霄宫成为"国家祈福之地"。所以这里的规格很高。到了明初,是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敕令天下,大修武当,紫霄宫是营建的重要宫殿之一。建成后,赐额为"太玄紫霄宫"。明嘉靖年间,紫霄宫又进行大规模扩建,殿宇道房达到860间。
走进大门,只见几进殿堂层层向上,一层更比一层规模宏大。紫霄大殿是武当山唯一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这座在全国古建筑中屈指可数的抬梁式大木结构的道教建筑,利用地形落差,建在三层崇台之上,更显其宏伟壮观,气势轩然。让七仙十分赞叹不已。
紫霄宫有近千年历史,其顺应自然的建筑思想,充分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内涵,遗存有丰富而生动的古代文化内容。据说文革的时候,红卫兵要砸大殿,当时的道长连夜在大殿的墙壁上写下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大海航系靠舵手”等字样,才使紫霄宫幸免于难。这也是道家所谓四两拨千斤的功力。1982年,紫霄宫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作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万寿无疆)




学太极的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