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埃及(三)
今天的行程是要到尼罗河西岸去游览。埃及时间7点,去宾馆吃自助餐,早餐很丰盛,大家都吃的很饱,然后就上路了。还是大晴天,埃及一年都很少下雨,冬季还算雨水多的季节,一个月也顶多有一天的降雨。天蓝的透彻,如果是夏天,就实在太热了。沙漠上的气温要到40多度,人真要成了木乃伊了。
我们首先来看那座会哭泣的神像。门农神像(Colossi of
Memnon)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国王谷之间的两座高约20米,重约720吨的砂岩石巨像。坐像的主人是公元前十四世纪初期新王国时代鼎盛时期的阿梅诺菲斯三世,它身后原本是国王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为了建设自己的神庙而拆毁了这座建筑,因此只留下两座孤零零的石像作为气势恢弘的墓葬神庙留给我们的最后证据。人们认为它是希腊神话中英雄门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门农像。据说远古的时候,当早晨第一到曙光照到他们的脸上石像就会发出优美的歌声。公元前27年地震后,北边的雕像从肩部到胯部出现了很多裂缝,每天清晨当微风吹过时,雕像胸部的石缝就会传出凄惨的哭声,而雕像眼窝中汇聚的晨露也会随之溢出流下,好似在流泪。所以人们称他是哭泣的神像。后来古罗马人对门农像进行了修补,所以今天我们再也听不到门农的哭声,看不到它悲伤的眼泪了。可见那时的人已经没有办法和古埃及人的文明接上脉了。

http://www.sidangonline.cn/bbs/images/Beijing2008/attachimg.gif
两座高大的石像静静地在矗立在一片旷野中,在远处黄黄的石头山映衬下更显孤寂与落寞。曾经哭泣的门农默默地告诉了我们:几千年无人诉说的寂寞岁月中它经历过多少烈日的焦烤、风雨的打击、地震的侵蚀,见证了多少的荣辱变迁。即使它的脸庞不再俊秀,轮廓不再清晰,即使需要它守护的一切不再存在,它仍然能坚守着这片土地,默守着对主人无言的承诺。只希望在今后的千年里,不论经历再多的风沙与苦难,我心中的门农依然能以它伟岸的身躯和雄浑的气势屹立不倒,笑看人间。
http://www.sidangonline.cn/bbs/images/Beijing2008/attachimg.gif
如果说尼罗河东岸是神的世界,那么河的西岸便是埃及新王朝一代代法老去往天国的永恒之地。公元
前1570~1085年间,法老们已经不再为自己建金子塔了,因为怕盗墓,所以在一个乱石丛生的荒凉山谷里开凿了自己的墓穴。这就是国王谷。
http://www.sidangonline.cn/bbs/images/Beijing2008/attachimg.gif
驱车来到尼罗河西岸底比斯山区一个偏远的山谷里,眼前的景象让人唏嘘。这里的山势绵延起伏,层层叠叠,仿佛一座座天然的金字塔。整个山谷寸草不生,除了嶙峋的石头就是无边的荒漠,裸露着一片凄凉的黄色,给人一种死一般的窒息感。烈日毫无遮挡地撒向四面八方,耀得石山上的沙砾发出星星点点的光芒,也耀得每一个游人汗流浃背,无处可藏。幸亏我们是最冷的时候到来,否则一定会变成新的木乃伊。可你没有想到,就在这似乎被烤焦了的山谷腹地却隐藏着几个世纪的秘密――一个逝去的世界,一个通向彼岸的世界。
国王谷,这个法老们曾经千挑万选为自己选择的长眠之地,埋藏着从第十八王朝到第二十王朝62位法老的木乃伊,而不论他们隐蔽的多深、多隐秘,无尽的宝藏和财富都给他们带来了永远的不安宁,他们似乎注定了要经受此生彼世的喧嚣,盗墓贼也好,猎奇者、考古学家也好,游人也好,一批又一批,不曾间断。如今,墓穴中价值无法估量的物品或者成为某些人的私人藏品,或者散落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留给我们的只有墓穴中缤纷灿烂、让人浮想联翩的壁画了。
http://www.sidangonline.cn/bbs/images/Beijing2008/attachimg.gif
这里的墓穴开放了有十几个,你可以任意选择三个来看。我们踏着木板栈道进入墓穴,有时要攀登很高,有时又要下到很深。这里是向公元2008年敞开了通向公元前1200年的地宫大门,让我们的生命空间得以向远古扩展。回廊宽敞高大,两旁的石壁上布满了用玻璃保护屏遮挡着的非常精美的壁画和象形字。虽然有些颜色已不太鲜艳,但几乎所有的细节都能分辨出来。可以看得出长长的蛇驮着人兽,爬了很远才吐出信子,那些唾液汁又滴到另外一片土地上。两头翘起的彩色帆船造型优美,人像动作优雅,服饰上有细致的花纹。各样的人、鸟、神、兽,再小的也可以看清眼睛,十分生动。从众神、权杖,星星月亮到牛羊花草甲虫,还有些是对法老的今生来世的描绘,内容极其丰富,应有尽有,仿佛想带走世间的所有繁华。
我们被它恢宏气势和绘画艺术的无穷的魅力所吸引,让人赞叹不已。边走边看那些精美华丽的图画,密密麻麻的象形文字,可以看到宽敞的主墓室奢华到了极致。你看那是冥府之神欧西里斯(Osiris)、鹰头的何露斯(Hurus)、豺狼头的阿努比斯(Anubis)、美丽女神哈索尔(Hathor)、母亲之神伊西斯(Isis)等,它们都活灵活现地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法老则乘着太阳船,在众神的领引下,在圣甲壳虫、圣蛇的庇佑下,经历着白天黑夜众多关口的考验,最终抵达了彼岸的天国,在永恒的极乐世界中继续着人世间的风光。法老们对重生的渴望就这么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地表现在每个人的面前了。面对天花板上的满天星辰及环绕在身边的神灵,你还能说什么?这里是不允许照相的,我只有关闭了闪光灯照了里边的石棺和一些壁画。效果自然也是非常不好的。
这里最著名的是图特卡蒙墓,并不是因为这位仅仅活了十八岁的法老生前有什么功绩,而是因为他的墓穴是现代发现的惟一没有被盗的墓穴。图特卡蒙——第18位埃及法老王,公元前1336至1327年统治埃及。出土的图特卡蒙的黄金面具已经成为了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这一切要归功于图特卡蒙墓葬的两位发现者——霍华德•卡特和卡尔纳冯伯爵。
霍华德•卡特1874年生于伦敦,受父亲的影响,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卡特成年后成为一名画匠。他的这一专长使他来到埃及,受雇于一家公司,专门绘制墓葬壁画。因为,脾气暴躁,与人不和,他最终辞职,并与在埃及的业余考古学家卡尔冯伯爵组建了一支考古队,在埃及帝王谷,寻找法老墓葬。虽然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帝王谷已不会再有新的法老墓葬,但卡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经过了几年的细致搜寻,终于在1922年11月5日,卡特发现了令后人震惊的图特卡蒙法老的墓穴。
这里的墓葬非常丰富, 我们在埃及博物馆中见到了所有的藏品,容我在下边的叙述中再做说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