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应对当前一追即套的局面

(2016-03-28 15:37:14)
标签:

杂谈

如何应对当前一追即套的局面

今日市况----通过盘面察觉市场:

今天早盘提示指出:上周的调整力度不够、幅度不够,本周还会是一个震荡调整的走势。涨得多的可以高抛,千万不可追高。周末消息面上较为平静,上周五证监会发布会上对战略新兴板未与入十三五规划的问题作了一个交待,明确了预期。今天两市开盘快速上涨,沪指一度上涨0.93%,创业板一度上涨1.94%,但盘中仅有足球概念领涨,无法形成足够的赚钱效应,之后两市跳水,很多股票从上涨几个点到下跌几个点,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一追高就会被套。

 上证指数报收2957.82点,下跌0.73%;深成指报收10276.84点,下跌0.61%;创业板指报收2199.69点,下跌0.74%;沪市成交2323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增加15.6%),创业板成交1078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增加7% ),沪市与创业板指均出现了短期小缩增量下跌,市场人气明显下降。两市剔除ST股,一共有30只股票涨停(较上一个交易日减少10只),封板成功率一般,赚钱效应不明显。今日没有非ST类跌停股,盘面无恐慌迹象。下跌个股家数是上涨个股家数的2.01倍,出现当日由多翻空且空方主导情况。食品饮料和体育题材股,证券再次走弱成为做空主力,板块下跌2.3%

未来动向----把握方向决策自我:

今天虽然两市杀跌,但是也没有明显的恐慌盘。两市非ST股票并没有跌停的,跌幅大的股票来自于远望谷这一类前期涨幅过大的股票获利吐的压力,当这些股票的做空动能在短期释放之后,市场将重新回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而在上周经过四天的震荡,再加上本周继续震荡几天,这些具有较强抛压的股票就会重新找到支撑,所以我认为目前市场并不具备持续杀跌的条件。

 大盘走势依然维持之前的判断,清明节前围绕60日线反复震荡,指数一定不会偏离太远。拉得太高了,就会有抛压快速涌出打压指数,跌得太快,马上会有资金低位进场支撑指数。所以目前的走势我认为还是震荡调整的格局,因为很多股票在上方偏离60日线需要调整修正,而下方弱势的股票则会进行补涨,从而多空对冲形成一个波动不大的震荡调整走势。在清节之后,才会形成新的选择性走势。

 操作建议---正确操作持续盈利:

操作上,依然是建议不可追高,不要因为别人的股票涨得很凶,自己的不够强势就随便割肉去追涨得很高的股。股票都是涨了又跌、跌了又涨,只要你一买,你就会发现马上就不会涨了,只要你一割,马上就会上涨。屡试不爽,所以现在阶段就要克制自己的冲动,既要控制自己去追高的冲动,也要控制自己割肉的冲动,因为震荡只是暂时的,现在建议涨幅不是很大的股票继续持有,涨得高的卖掉,跌得多的可再入。

 为什么相同的一只股票,不同的两个人操作,结果截然不同?这很大程序上都是由我们的心理素质决定的,急燥的人看到盘中涨六个点害怕涨停踏空马上追入,结果当天跳水被套,第二天再跌就套深了。心态平和的人,认为上涨不可持续,所以拉升时并不会患得患失,当经过连续的充分调整后认为风险得到了释放逢低介入。结果三天后,股票企稳,两个人操作同一只股,一个亏一个赚,天差地别。

投资机会---选对股票超越大盘

中线看好:互联网金融、基因测序

兆日科技把上周五的涨幅跌去了,继续看好。上周五提示的荣之联,有朋友问什么时候可以入,本周大盘震荡走势,如果能在10日线企稳可以逢低入,10日线未企稳的话可以在大调整到20日的位置比较合适。  

  投资思考(散户一思考,庄家就发笑,但不能因为嘲笑而拒绝思考):

炒股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活着不只是为了炒股。这是一句很思辨的话,我希望读到本书的每一个投资者能够真真正正的理解和领会这句话。能够理顺生活与炒股的关系,而不至让出发点始于追求理想追求生活的投资变成一件负累的事情。

即便生活水平已经不需要再通过炒股来改善生活质量,投资者也会出于对操作成功的成就感追求和对投资过程的享受而炒股。这同样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只不过是从物质上的提升演化到了精神层次。

但是我们活着却并不只是为了炒股。认清了两者的因果的辨证关系,才不至于在股市投资中上瘾而迷失自己。每天醒来,旭日东升,充满希望和朝气,日落之后,与家人安享天伦,其乐无穷。

很多投资者本来有稳定的工作,亦有特别的专长,但因急于通过股市快速积累财富的驱使让自己放弃原来拥有的一切专心杀入股市,幸运者得以功成身退享受高品质生活,并过上自己设想的生活方式。但不幸者亏了金钱,损了健康,丢了信心,变得意志消沉,郁郁寡欢。放弃自己的曾经,丢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但让股市多了一位受伤者,而且可能让社会损失掉一个潜在的书法、画家或者艺术家。

炒股不能太痴迷,要有松有弥,有得有失。要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股票不是生活的全部,只不过是我们实现资产增值的工具或实现自我认可的一种方式。炒股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有股,心中无股”。而若不能分清炒股与生活的关系,往往变成“股中有我,股外无我”,人是活的,股是死的,炒股最后把自己股神经,那就杯具了。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http://weibo.com/songchatstoc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