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揖 拜 年
礼仪之邦,最隆重的节日就是过大年。中国人过年,不是狂欢,不是仪式,是由衷的虔诚,牵肠挂肚的思念。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宗教的节日都无法比拟。虔诚的教徒到麦加的朝圣和耶路撒冷哭墙前的泪水都显得的有些内容单调。现在东西方都开始关注着中国人的过年。因为他们没有东方人独有的文化底蕴,不懂得春节的文化内涵,也就根本弄不懂为什么中国人过年近似疯狂的虔诚和热情。因为不懂得夏历计时,西方人总也弄不懂哪天该是中国人的大年。
年,是古老文明的传承,是亲情、友情、真情的传递。在大众识字贫乏的年代,文化的传承不仅靠文字,由石刻、壁画传承数千年而有据可依。山西芮城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宫内的三清殿,纯阳殿的壁画,堪称是弘扬道家学说的经典长卷。在壁画中却是包罗万象的民俗生活详实画面。年节、典祭、婚丧、嫁娶,千年的生活细微末节,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古老文明的文化赓续,更需要民族大众的口授身传。年节便成了传统的文化盛典,民族文化的精神课堂。伦理、道德、礼仪、服饰、饮食、儒法经典、神学都会在过年的生活细节中展演示。平时人们忙于为生计拼搏,有时会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细节。在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外域文化影响,愚人节、狂欢节、情人节,无所不在。人们期盼的年节就成了一次文化的回归,成了一场精神洗礼。就如平时社交的握手、拥抱,甚至敬礼,看似是文明的进化,乐此不疲。但华夏文明更崇尚的礼仪是拱手施礼,作揖。对长辈父母则是跪拜叩首。在过大年的盛典中,人们感悟到了它的神圣和虔诚。朋友,乡亲爷们见面,拱手、作揖,尊卑长幼,礼仪亲情都在其中了。看似简单的施礼,充满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右手握实,左手虚空罩住右手,躬身,抱拳于胸前,颠上三颠视为谦逊、恭敬、礼让。
对过大年的激情,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髓中。寅末卯初涂鸦山水,不由得将年味涂抹其中,提灯笼,放鞭炮,更有相见时的拜年施礼,作揖!似乎又回到了年味浓浓的除夕。谨以此画,为亲朋好友提前拜年了。
餘翁
2023年2月10日于琼海晋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