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207---槐花飘香

标签:
文化 |
山西洪洞“大槐树”,是华夏寻根问祖的圣地。龙城太原随处可见的古槐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街道两旁新槐成荫已成为这座古城一景。
七月流火,槐花飘香的时候,整个华北地区暑热难耐,唯有黄土高原上的龙城气温稍凉爽。
龙城左右环山,一水中分。南北通达,北至幽燕,南衔秦蜀,“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禁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地理优势不仅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多代皇帝在这里起家兴业的吉祥之地。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仍可见于城池布局和园林树木。现有的街道地名,“天地坛”、南北“萧墙”、东西“华门”充满着古老都城的文化气息。“祸起萧墙”承载着一段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宫廷内乱的典故,脍炙人口,历史可谓久远;华门、天坛、地坛也是只有历代古都才有的地名。再有就是带有冷兵器时代色彩的“丁字”形旧街道布局,绝无仅有。古槐更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标签。高楼林立展示现代文明和经济的发达,但是,没有历史的城市仍像一个没有根基的暴发户。
龙城太原的街道上,千年古槐被玉石栏杆围砌着,古树新芽,枝干苍劲,一到暑期繁花似锦,香味淡雅沁人心脾。
槐树,又称国槐,多生于长江和黄河流域。槐树是吉祥的象征,俗语有:“院中种槐不种柳,门前不种鬼拍手---(系指大叶杨树,风一吹哗哗作响)”;“家中有槐,有福即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槐树也是一种神树。神话故事“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就是由老槐树做媒,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人们熟悉的“洪洞大槐树”是明洪武年间迁移人口聚集出发的地方,大槐树成了后人寻根问祖唯一的记忆。槐树的生命力极强,耐寒暑,抗干旱,寿命长于松柏;木质坚硬柔韧,是上等的建材。槐花未开时叫“槐米”,可烹调食用,可入药。槐花盛开,香气弥漫,花香蜜味招来蜂蝶,槐花是酿蜜的丰富资源。槐花蜜能祛湿利尿,凉血降脂,清热补中、有解毒润燥功能,为蜜中上品。
故乡“兴聖寺”中也曾有一棵古槐,人称“槐山”。树身已中空能容人攀援,枝干虬劲似苍龙,舒展开来荫庇半个寺院。僧俗乡民在树下庙台上乘凉八卦,笑谈千年乡愁。古槐不幸毁于十年动乱的特殊年代,但它永久的承载着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也留下对古槐崇敬的烙印。
国槐历来是受人们青睐的树种,如今龙城太原主要街区干道两侧多有种植,树冠相连,已成林荫气候。它取代了柳巷街上的垂柳;青年路上的绒花树,成了这座城市的绿化标志。槐花盛开时节,花香蜜味,风吹不散。花为蜜源,供过于求,饱含着蜜汁的花朵落在地上,似薄薄的一层香雪,脚踩上去粘粘的,“咋咋---”有声非常惬意。微风吹过,花瓣如雨,落在身上,沾在发丝间,有一种被鲜花亲吻的感觉。
走在龙城太原的林荫便道上,闻着花香,踏着花瓣散步,似乎暑热顿消,一股丝路花雨的诗韵涌上心头。由衷感叹,龙城太原是少有的避暑胜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宜居宜遊,生活在此是人生大幸。
前一篇:博文206香(建军节)
后一篇:博文--208花好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