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一说起这里的高菜价,爸妈就唉声叹气满腹抱怨,因为这很容易让他们联想到在老家卖菜的苦命的二姨。
二姨近60的人了,身体羸弱多病,为养家糊口,不得不强打精神起早贪黑,可是,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的蔬菜,不是遭受天灾,就是菜价便宜的只想让人跳楼。
这些年,他们的日子一直过的清苦无依。
孩子当然有,还是三个儿子。老大很有钱,只是没见他给过父母一分,老二压根是个混球,他不找你事不从你身上揩油就谢天谢地了,老三还算孝顺,可自己的小日子也紧巴巴的,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过年时,二姨执意要给菡菡压岁钱,一个劲让我别嫌少,接过那皱巴巴的20块钱,我只觉特别沉重,心里像下了一场大雨湿漉漉的。
我舅,三儿两女,病重之际,没一个孩子在身边,大家都一颗心扑在自己的小家上,无暇它顾。过年去看望,他躺在门后的一张小床上,话都说不利索了,人瘦的像麻杆,盖一床薄薄的肮脏的被子,寒风一阵阵从门缝钻进来,站在家徒四壁的房间,让人直打冷颤。
走时,爸妈塞给他500块钱,他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浑浊的泪水从暗淡无光的眼睛里一滴滴落下来。
年后没多久,他就离世了。丧事是爸妈和两个姨帮着打理的。
这还不算什麽。邻村一王老汉育有三儿三女。含辛茹苦把六个孩子拉扯大,相继结婚成家。本想可以享享清福,三个儿子一股脑把孙子孙女往老两口那一扔,出去打工了。可怜老两口,要照顾六个孩子,其中的劳累可想而知。后来老太太不舒服,王老汉让三个儿子回来,三人居然都以工作忙抽不开身为由拒绝回来。没多久老太太病故,三个儿子仍没一个回来奔丧,心寒绝望的王老汉一气之下把老鼠药下到面条里,一家七口顿时一命呜呼。令人扼腕叹息。
在农村,人们还沿袭着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实际上,因赡养产生纠纷的事例举不胜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抵如下:
一、父母不懂教育,孩子普遍学历低、素质低。
二、农村恶媳妇比比皆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也大有人在。
三、家庭环境影响。父母本身不孝顺,孩子也耳濡目染近墨者黑。
四、父母太过娇惯溺宠,尤其是那些老年得子或一棵独苗的,更是把孩子宠的不像样,孩子不自私、冷漠才怪。
五、农村家庭孩子多,兄弟姐妹之间容易互相推诿逃避责任。城市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孩子若不孝顺,很容易受到周围人非议指责。
六、农村老人生活没保障,城市老人一般有退休金,即便孩子不孝顺,也不至于失去经济来源。
真希望这些事例能给人敲响警钟,养儿未必防老。当务之急,是提高意识、观念,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