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何越来越像鸡肋
(2010-02-05 09:03:08)
标签:
杂谈 |
年近了,身边的人开始陆陆续续放假。夜晚,窗外不时绽放的烟花以及噼啪作响的鞭炮,令菡菡欣喜莫名,再三央求:“妈妈,咱们出去看看吧?”
回老家过年,是她近期能想到的最期待最快乐最浪漫的一件事。
与我们这些恐年族而言,春节更像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因为不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每年春节我们都回老家过。按说,与家人团聚,皆大欢喜,然而,春节给我的感觉远不及日常长假来的轻松舒心。
依据国家规定,春节也就七天假。一来一回,掐头去尾,在家不过五、六天。七大姑八大姨的还得一家家挨着走,每天的行程排得满满,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每每离家时,母亲的唉声叹气和万般不舍让我愧疚难过。匆匆,太匆匆。
有钱人可以衣锦还乡,自然不会恐年,恐年的大多手头拮据、囊中羞涩。然而,在乡亲眼里,扎根城市便意味着佼佼者成功者,哪管你是不是外强中干苦不堪言的房奴车奴。若出手小气,势必会遭嘲笑。朋友说,春节回去最少得准备五千,当然,年后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也是难免的。
走在农村的田埂上,常常感受到那种漫无边际的寂寥。如今那些一起在河里捉鱼抓泥鳅,在田里偷红薯尝野果的年少伙伴,散落四方,即便见面,也相对难言。村里的姑娘小伙大多在外打工未归,使村庄失去很多朝气活力,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显得村子更为冷清。通常,妇女、老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搓麻,形成农村独有的一道风景。只是,我们孤寂地站在这风景外。
无论在婆家还是娘家过年,总有一方要委屈自己。能否一碗水端平,是否给自己面子,是否考虑自己感受等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就显得尤为突出重要。一不小心,很可能会爆发一场战争或者为下一场战争留下隐患。
我畏寒,最怕老家那种无遮无拦结结实实的冷,恨不得天天躺在暖暖的被窝不起来。倘若孩子因不适应受凉生病,那年就别想过好了。
当然,对我们这些三字开头的女人来说,心中的惶恐也随一个个春节滋生疯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