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该吃饭了,菡菡依然在厨房玩得欢实,对我的呼唤置之不理。我吓唬她:“再不过来,我把饭吃完了哈!”她赌气地站在冰箱旁抹眼泪。
动不动生闷气掉眼泪,还屡教不改,对此,我很头疼。
“哭解决不了问题,再说,常常我都不知你为什麽哭,你说你是不是白哭了?”
这个道理她应该懂,只是恶习难改。
“你过来!”她命令道。
这种硬邦邦的语气让人心里不舒服:“我不过去,要麽你过来!”
我的“不听话”,显然也很令她头疼。审时度势后,她无奈地挪到沙发旁,坐在地上,踢蹬着腿,高一声低一声的哭。
我打开电视,想看看天气预报。响亮的声音瞬间将她的哭声盖过,于是她将哭声提高几个分贝。
“你过来,我腿疼!”看我的视线一直停留在电视上,她开始为自己找台阶下。
我生气于她的多心眼:“我今天走着回来的,腿更疼。”
“我的鞋变小了,穿不进去!”
这个谎说的也太低级了吧。我无语。
软的不行,她决定来硬的:我抓你去!
我以为是纸老虎,不过嘴上说说,哪知她说话间站起来扑向我,扬起手,照我腿上一下又一下,一边打还一边气咻咻地说:“我打你!”
这场景来得太突然,我有点懵。
我该声嘶力竭地吼她,还是该恶狠狠揍她一顿?我一边思索着对策,一边拿眼睛瞪她,谁知,我的不作为使得她变本加厉,她像暴怒的小狮子恶狠狠地说:“我用棍子打你!”说着,满屋子找起棍子。
忍无可忍,我把她按在沙发上,一顿暴打。
很快,风平浪静,她又变得像以前一样乖巧,安静地坐在沙发上,小声抽泣。只是须臾不让我离开她半步。
我的心痛与后悔慢慢地一点点地爬上来。
都说孩子没有错,错的是父母的教育。如果不是我们曾经打过她或者常拿“我揍你”吓唬她或者曾用命令的口气跟她说话,如果我不那麽固执,适当时候给她台阶下,如果我的态度再温和些,不是简单粗暴,一切都不会发生!
朋友把QQ签名改为做个好妈妈,相信这是她的目标,也是很多妈妈的希冀。我们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可是,却常常迷茫,常常犯错。
事后给她讲道理,我说:我打你是因为你先打了我,我打你是为了让你感受感受被打的滋味,如果下次你再打我或打别人,我就用破鞋打你!她仰着天真无瑕的脸,问:破鞋在哪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