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都有抓狂时刻
(2009-05-26 09:08:46)
标签:
育儿 |
大前天,随手拿出两个甜瓜,发现一个好像坏了,也没仔细看,先放到灶台上,准备削完手头这个再看还能不能吃。正埋头削皮,忽闻吸溜声,抬头,只见菡正在吃那个甜瓜,夺过一看,额滴神呀,甜瓜早变味发臭,而菡,已将它咽了下去!
前天,回来后我先到卧室换衣服,衣服刚脱到一半,只听外面扑通一声闷响,中间还夹杂着菡的尖叫。心里一紧,顾不得换了一半的衣服,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冲,my god,饮水机摔个嘴啃泥,水桶被甩出老远,地上一滩积水,牒片散落一地,正与水珠近距离亲吻,要命的是前两天做完手工我随手放在桶上的无比锋利的剪刀、小刀也散落其中,这要是被扎着压着碰着……我简直不敢想象,而菡,呆呆地站在一边!
昨天,让菡在客厅玩,我去洗澡。中间菡喊了一声,我没在意。稍顷,有咕咚咕咚的声音隐约传来,侧耳倾听,似乎是饮水机发出的。有种不妙的感觉,我立刻冲出去,只见饮水机的水正源源不断往外流,地上早已汪洋一片(菡把按钮按下,没有扳上去),看到电动车充电器躺在水中,我的头顿时懵了,只是喃喃地重复一句话——“天呐”。菡远远地站在安全地带,一脸无辜学我惊呼:“天呐,天呐……”
我知道,诸如此类的生活场景还会一如既往地天天在我生活中上演。虽然大家一致公认我好脾气,可是,我也很累,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面对接二连三层出不穷的抓狂时刻,忍无可忍怎麽忍?盛怒之下,发泄途径无非是歇斯底里大吼大叫一番或者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再或者揍就一个字!有好几次菡被吓到,在旁边嗫嚅地说:“妈妈,对不起,我下次不弄了。”——菡楚楚可怜的模样让我一度失控的情绪瞬间平复,冷静下来后自责不已——不是说麽,孩子犯了错连上帝都会原谅,我何必跟一个狗屁不懂的小P孩斤斤计较?说穿了,不过是将自己的坏情绪迁怒于人!可是,为什麽再逢这样的场面,我仍会难以抑制地想发飚?
一篇文章让我反思。
那是一位身居海外(美国)的妈妈,育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在孩子13个月大时,有一回姐妹俩自己拿掉了尿布,尿布仍在地毯上,上面有她们臭臭的大便,而她俩居然满手大便在墙上、地上、玩具上、家具上涂来抹去。
此情此景,有几人能不崩溃?但这位妈妈没骂她们,冷静了几分钟后,柔和地问:宝宝能不能告诉妈妈你们在干吗?她们居然满脸笑容地答:painting!
她先生赶来,看到其难看的脸色说:“你休息一下我来处理。”他对着女儿们说:““你们居然会自己画画了?居然还找到了这麽有创意的画笔?爸爸和妈妈为你们骄傲,但你们知道画画其实有专门的材料吗?”说着他去拿了蜡笔和纸在上面开始画画,女儿们都跑去看。然后他告诉她们为何不能用自己的便便作画,告诉她们如果以后再发生,爸爸妈妈要花很多时间清理,就没有空和她们一起画画了。”
读罢,对这位美国父亲的行为肃然起敬,或许我们更应该问问自己,面对孩子的抓狂行为,如何对待才是上策?
总结如下:
一、当孩子做了出格的事,切忌劈头盖脸一通臭骂。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坚决告诉他们不可以这样做。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与他们一起讨论为什麽不能这样做或这样做有什麽不良后果。
二、打骂孩子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但存在并不一定代表合理。尤其那种当街打骂孩子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无意中就仿效大人的行为——包括粗暴。这也就是人家国外为什麽绝不允许打孩子的原因(在国外孩子都受法律保护,任何家庭暴力形式都会被法律惩罚。)
三、家长也是普通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忍不住打骂了,事后一定要给孩子道歉,处理好“善后”即拥抱孩子,向孩子道歉,这样,给孩子的伤害就可以降至最小!并且,孩子会了解到,大人有各种情绪,也会发脾气,但平静下来就要好好处理关系。
四、做父亲的应该明白,他的责任不仅仅是养家糊口,在子女教育上,他还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只有真正参与,才更深切体会伴侣的不易与辛苦,促进婚姻的和谐成长,才能及时发现子女存在的问题,促进亲子关系良好发展。
最后,看一位三个孩子妈妈的肺腑之言吧:孩子现在已经比较大了,回顾他们小时候,真是如同一场亲切的梦境——很想对年轻妈妈们说,当你为孩子抓狂的时候,很多年以后,你会感到,那是多麽令人回味无穷可惜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啊!
谨以此文时刻提醒、督促自己!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建议,欢迎拿来一起分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