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就该给子女带孩子吗?

(2009-02-27 14:02:34)
标签:

育儿

同病房有一个2月大的女婴——苗苗,不慎受凉加上苗妈感冒传染最终引发肺炎,一咳嗽起来小脸就憋得通红,每天要做好几次吸痰、雾化。极度的不适使得孩子很难安睡,每晚都要折腾到两、三点。病在孩身,疼在娘心,相信没有人比苗妈更难受了。本身感冒未好,还要硬撑着照顾病中的孩子。看着他们夫妻俩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样子,我不免疑惑:为什麽不让老人帮帮忙呢?

 

这话戳到苗妈的痛处,苗妈提起来一肚子苦水:她妈妈在老家照顾姐姐的孩子,无法脱身。月子是婆婆从老家赶来侍候的,可孩子还没满月,婆婆就急着走。声称要回去准备小姑子的嫁妆,尽管离小姑子结婚还有一段时日。由于没有多少育子经验,自婆婆走后,孩子就三天两头生病,不是感冒就是腹泻。这次孩子生病住院,让婆婆来照顾,婆婆却推三说四——家里喂有几头猪,还要忙着种土豆,加上老伴不会做饭,她担心自己一走,老伴就断炊了……

 

架不住儿子三说四劝,婆婆还是来了。苗爸是个孝子,心疼妈坐车颠簸辛苦,就让她先回家休息。婆婆看似随和却透着精明:你们让我回去休息我就回去,让我晚上留在这就留在这。苗爸自然坚持让他妈回去休息,苗妈忍着没吭声。就这样,在病房坐了只一袋烟工夫,婆婆就匆匆离去。

 

夜里,孩子如常般闹腾,疲惫至极的苗妈彻底崩溃,咆哮着迁怒于苗爸,几夜未合眼,同样辛苦劳累的苗爸其实很委屈,但为了体现好男不跟女斗的风度,一声不吭地给孩子喂水、拍背、换尿布。当噪音停止,一切终于安静下来,我却怎麽也睡不着。

 

仔细想来,在我们周围,有不少类似的情形,子女经过奋斗,好不容易在城市安家落脚,随着孩子的呱呱落地,谁来照顾孩子的问题也紧随而至,如果经济宽裕,找个保姆或月嫂,再或者女方在家当全职主妇,精心照顾孩子,可万一经济不宽裕呢,对保姆或月嫂不放心呢,想来想去,还是自己父母比较可靠,可有些老人偏偏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不愿过来,弄得子女心里闷闷不乐,有的甚至认定老人自私,因此对老人心存芥蒂,如果我们站在老人的立场上,分析老人不愿意过来带孩子的原因,是否就会释然呢?

 

一、不适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农村虽然相对闭塞、贫穷,但邻里关系非常和睦。记忆犹新的是儿时,每到就餐时分,大家都端着饭碗聚到一起,大人聊天戏谑,小孩则一边吃饭一边玩耍嬉戏,邻居家谁做了好吃的,也会拿来分一杯羹。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更多的是邻里间老死不相往来,想到邻居家串门聊天,可人家戒备冷漠的很,难怪老人会对此不适应。

 

二、              劳累

 

不养儿,不知报母恩。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真切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且不说现如今养一个孩子要多少花费,光其吃喝拉撒睡都能把一个大人累的够呛,何况年逾花甲的老人?再则,老年人身体每况愈下,身体偶有不适,还得打起精神照顾孩子,身体、精神的劳累可想而知。

 

三、怕有意外闪失

 

物以稀为贵不仅仅适用于物,也同样适用于人,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孩子愈发娇贵,孩子磕了碰了,子女即便不责备,自己也会不安自责,甚至怀疑自己老不中用,要是孩子万一有个闪失,老人余生恐怕都要背负良心债。

 

四、不能与老伴相守

 

执字之手与之偕老,这是一种多美且令人向往的意境!这种文绉绉的词对农村的父母而言,未免有点肉麻,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就没有或不在乎感情。一起携手走过尘世风风雨雨,对方早已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然而,有些子女经济条件有限,不能把父母都接来,女性的细心、体贴使得婆婆或妈妈成了香饽饽,或者笨手笨脚的老爹实在胜任不了这种婆婆妈妈的工作,宁愿呆在老家也不愿去城市。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老人内心希望的。所以,有些老人宁愿把孩子带回老家抚养也不愿来城市帮忙。

 

五、怕落下闲话

 

作为70后,我们大多都有兄弟姐妹。如果老人只给一个或两个子女带孩子,其他的子女就会有意见。你说,老人要不要一碗水端平?都带吧,体力、精力有限,顾此失彼吧,怕落下闲话,干脆谁的孩子都不带,这样的闲话大家也就没得说了。

 

我想,作为子女,我们不该一味地要求父母付出。父母帮自己那是福分,不帮是本分。父母前半生已经为我们付出太多,如何让他们安享晚年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当然,不愿给子女带孩子的毕竟是少数,大多老人都会顺应子女的要求,一方面是不想让子女为难,另一方面也想尽享天伦之乐,所以即便自己累点苦点也心甘情愿,再说,等自己老得走不动了,不还得靠子女养活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