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孩子的五大原因与危害
(2009-01-13 12:32:09)
标签:
育儿 |
作为现代父母,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去宠爱孩子,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都尽着他们,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孩子为何备受宠爱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
一、计划生育的提倡,使得独生子女群体日益庞大。与过去“粗放经营”的养育方式截然不同,现在很多家庭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想不被宠都难。
危害:有一种说法:在外面是天使,在家里是魔王。在外面是天使,是因为他们惧怕外面的世界;在家里是魔王,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说一不二。如果在外面,能一直被看作是天使那也不错,不过貌似不可能。一步步脱离孩子的可爱与童真,谁还会拿他们当天使?他们又怎能处处摆出一副天使的面孔,做出一桩桩天使的行为?
二、孩子越是成为稀有财产,父母就越是害怕有闪失。怕磕着怕碰着,怕过马路有意外,怕受别的小朋友欺负......凡此种种,驱使父母去包办一切,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排除所有困难。
危害:过度的保护使得孩子无法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后果,不知道自己能经受什麽样的考验,不知道自己的价值。面对复杂万千的社会,常常茫然无措。
三、孩子称了王,不光是因为他们稀缺。在一个夫妻关系脆弱的社会里,孩子成了家庭的支柱,维系感情的保证。血统关系对构成家庭的作用超过了配偶关系。孩子大概是给了我们的生活一个理由,一个身份。
危害:每个家庭都只生活在自己的封闭空间,几乎没有互助。如果父母亲中的一个患重病或死亡,孩子的世界就崩溃了。而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因为父母单方给予过多关爱想弥补另一方爱的缺失,反而使孩子心理不健康,性格出现缺陷,从而走极端。
四、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宠爱孩子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过去,磨难训练一直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教育理念。因为那时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很艰苦,一个人不能吃苦就会被人看不起。打孩子是教育他、磨砺他、是为他好。而今天,让孩子吃苦头是不能想象的。孩子哪怕受一点点委屈,父母都心疼不已。
危害:温室里的花朵注定经受不住风吹雨打,但他们又不可能永远躲在父母为其撑起的天空下,一旦被推入社会,挫折与困难在他们眼里就像一座大山难以翻越。
五、社会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享受。我们在过上无需帮衬、因而也不受打扰的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失去了邻居和亲戚。父母双方在外面工作的孩子,由于没有人管,内心非常孤僻,同龄朋友也很少,父母无奈之下,就想通过千般宠爱来弥补对孩子的愧疚。
危害:忙碌的父母可分配给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就通过金钱或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但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与嘘寒问暖。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性格容易孤僻,难以接近,出于对父母的报复,甚至会与小混混勾搭在一起,对社会产生危害。
为人父母,我们寄希望于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只是,在宠爱孩子之前,先思考一下,我们的爱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