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前,爱自己先
(2008-10-31 15:55:01)
标签:
育儿 |
当我把平时不易买到的羊脑端到母亲面前时,如常般,她先是念叨“这得多贵呀”后又不厌其烦地重复“留给菡菡吃吧”,我忽然就来气了:“让你吃你就吃,菡菡还小,以后她吃的机会多着呢,再说,又不是没有她的……”
母亲一贯如此。好吃的留给孩子,自己“独霸”残羹冷炙;让孩子尽情玩乐,自己在一旁默默辛劳;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自己却省吃俭用……这一切,在母亲眼里是那麽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只因—当妈的不都这样吗?只要孩子快乐就行。
我很想问一下母亲:你快乐吗?难道你不想吃香喝辣?不想舒服地躺在摇椅上,让儿女为你准备一桌美味佳肴?不想在天冷的时候,穿上儿女为你买来的那件贴心小棉袄?……
你总以种种借口来回绝子女的孝心。然而,当我们执意为你买这买那,做这做那时,你眼里满盛的笑意与满足,你在邻居面前情不自禁的夸赞与炫耀背叛了你苍白无力的辩驳,也背叛了你的心。
都说母爱是不求回报的,不求并不代表不想,其实,你一样渴求子女的理解与关心,只是你习惯性的付出或者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将你的所想所求冰封雪藏。
想起多年前读的一篇文章。在一个小山村,一位勤劳朴实的母亲用她结满双茧的双手为几个儿女、为这个清贫的家默默奉献自己的所有。为了让儿女吃饱,自己咸菜就馒头;为了让儿女穿暖,不畏冬夜严寒挑灯穿针引线;为了让儿女受到好的教育,不惜起早贪黑灰头土脸。每每儿女想关心她,她的回答总是千篇一律——“我不饿”“我不冷”“我不累”,久而久之,母亲在儿女心里就像一个机器,虽无所不能,却没有需求,没有感受,没有自我。
直到有一天,狂风怒吼,暴雨如注,村民扬言要暴发山洪了,大家纷纷往山坡上跑。父亲焦急地命令家人快撤,到山坡上再集合,忙乱之际,母亲用微弱的声音颤抖着说:“要不,我留下看家吧?”大家彼此对视了几下,没人吭声,算是默认了。
等大家站到安全的山坡上,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望着山坡下风雨飘摇的村庄,最小的儿子忽然想起他心爱的复读机忘了带,不顾大家阻拦冲进雨帘,等他气喘吁吁跑到家门口,发现大门紧闭,怎麽也推不开,他大声喊着母亲,良久,母亲瘦小的身影才随着吱呀一声门响出现在他的眼帘,原来是母亲用几根粗粗的木头堵住了门,那一刻,他分明看到了母亲眼中的慌乱与恐惧,那一刻,他才发现忽略了母亲太多太多,他与母亲抱头痛哭,发誓无论风再狂雨再大,都要陪着母亲……
当然山洪并未爆发,一个感人的故事。说给母亲听,她只是笑而不语。完了,一切照旧。我知道,传统观念已在她心中根深蒂固,我无力改变。我所能做的就是多打几通电话,多回家看看……
我的孩子正在慢慢长大,我也会不由自主想要关心,想要付出,只是,我不希望自己总是在默默奉献,我想要我的孩子知道:饿了,我希望有人端上一碗热汤;渴了,我希望有人递过一杯热水;冷了,我希望有人给我披件外衣;累了,我希望有双小手为我疏通经脉;病了,我希望有人塌前照顾陪伴……我想让她明白我的苦与悲,而不是强颜欢笑;我想让她参与我的乐与喜,而不是独自分享,我更想的是她能够用她的善解人意,她的包容与爱心,愉快地融入这个复杂万千的社会。
因此,当菡菡兀自往嘴里塞心爱的食品时,我会用一种类似相商但又异常坚决的语气说:“宝贝,给妈妈吃点。”当我身体不适时,我亦会对默默呆在一边手足无措的她说:“乖,妈妈病了,把水杯递给我,然后自己玩会儿,好吗?”当我的眼睛一次次为孩子的乖巧懂事湿润时,除了感动,除了欣慰,我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
爱孩子前,爱自己先,只有自己具备了充足的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爱别人。一味的爱与付出实现不了真正的平等,只会在失去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谓物极必反,爱一旦过分不仅累己,说不定还会成为子女的负担——这份爱如此沉重,叫我如何回报得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