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最好自己带

(2008-10-15 12:30:36)
标签:

育儿

教育

姥姥

老人

天伦之乐

菡菡一出生,就意味我辛苦旅程的开始。度过最初的忙乱,刚刚适应这种全新的生活,产假却要跟自己说再见了。总得有人带孩子啊?可菡菡的奶奶早已过世,而姥姥因为生意缘故也无法前来。万般无奈,就让菡菡的姑奶暂时给我们带一段。

菡菡刚过一岁,就把她托给一个已离职的幼儿园老师。因为老师家离我家比较远,接送成了一大难题。早晨菡爸送,晚上我接。由于很多时间都耗在了路上,晚上回到家大多已是华灯初上。回到家还有一大堆家务等着我,可菡菡并不配合,哭闹捣蛋是每天的必修课。有时,听着她声嘶力竭的哭声,看着被搞得一团糟乱的房间,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忍不住对她大声呵斥,甚至还会朝她屁股上使劲打一巴掌。(虽然事后往往会心疼不已,后悔不迭。)仅有这些,倒还罢了,最让我不能忍受的是她把我拴得几乎失去了自由,一度成了我的负累:不能出游散心,不能独自购物,不能参加公司、朋友聚会,不能精心准备一顿晚餐,不能静心看一本书……太多太多的不能,让我对现有的生活充满抱怨,开始羡慕那些有老人带孩子的年轻父母。

如果不是父母的到来,短期内我可能还难以从这种情绪中解脱出来。

生意清谈,父母过来小住几日。我自然兴奋不已,那种感觉就像放了一个令人惬意的假期,身心都得到放松。我想,父母要是每天都跟我们在一起多好。可没多久,我就发现一个不好的苗头:原本较乖的菡菡,变得异常爱哭。只要稍微不顺她的意,立马号啕大哭,还动不动跑到姥姥面前告状。平时难得一见的姥姥,疼她还来不及,哪还舍得吵她?于是,菡菡一哭或一告状,姥姥马上就抱着哄。见有了个靠山,菡菡也充分利用这个有利资源。当然,遇到这种情况,我肯定不会惯着她,于是,训斥成了家常便饭,告状也成了家常便饭。可能经常吵她的缘故,感觉菡菡跟我们的关系有所疏远。这着实令我烦恼。

直到父母走后几日,菡菡不得不面对失去靠山这一现实,行为上有所收敛。这让我不得不审视:到底谁带孩子好?

谁来带孩子?这个问题想必在孩子出生前都已计划周全。答案无非有几种:老人带、父母与老人一起带、父母带。

这其中,以父母与老人一起带居多,当然也好处多多。对老人而言,一来生活更加充实,二来能享受到天伦之乐。而年轻的父母则可以抽出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好处显而易见,弊端却也不容忽视。

且不说“隔代亲”,晚年无事可做的父母特别容易把心思、生活重点放到孙子辈身上,不由自主去溺爱孩子。其次,老人习惯用其传统观念去教育孩子。矛盾的产生,使得年轻父母处于尴尬境地。听之任之吧,只怕孩子霸王气焰日益高涨,难以管束。年幼有亲人的庇护,一旦踏入社会,未丰的羽毛何以抵挡尘世的风风雨雨?一贯的霸道任性怎容别人的不尊不敬、不理不睬?既然不能娇惯纵容,就要对孩子适当严厉。可一看孩子哭天抢地的,老人心脏又承受不了了,心呀肝呀的搂在怀里,弄得父母没脾气。老人带孩子本很辛苦,总不能再顶撞老人,把关系搞得很僵吧。而孩子有了老人这个靠山,更是无理取闹、随心所欲。 如此,教育不难进入恶性循环。 

那老人单独带,情况会不会好些?

我想,除衍生一些无原则溺爱的恶习外,只怕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概括起来,把孩子丢给老人的,不外乎父母迫于生计或贪图清闲。

 很多年轻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于是造成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虽然孩子也明白父母辛苦挣钱是为了让自己有学上,有好的生活,可他需要的不是这些。虽然老人也给予其无限的宠爱,对他而言,父母在其心中的份量是无可替代的。父母一旦在这个重要的时期缺席,无论任何原因,都难以弥补由此带来的伤害。

前段热播的《金婚》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说把二女儿南方送到乡下的奶奶那里是迫于无奈,可南方认为是父母抛弃了她,一直耿耿于怀。虽然母亲后来做了很多事情来弥补,都难以得到南方的谅解。多年以后,这个心结才解开。当然,电视跟现实毕竟不同,现实中,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解不开这个心结。

还有的父母贪图享受,把孩子扔给乡下的父母。菡爸认识一个朋友。夫妇每个月给父母很少的抚养费,自己却在这里吃香的、喝辣的。每每说起,菡爸就愤愤不平,宣称这种人不配当父母。

如此一来,自己带孩子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虽然会比较辛苦,但彼此能享受到天伦之乐。而且,促进了双方感情的建立,使亲子关系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有一段,孩子老师建议我们周托,称这样我们也轻松些。老公当即反对,不是钱的问题,要不我们就把孩子送给姥姥带了。关键是无法克制对孩子的思念。再者,试想一下,晚上回到家,没有孩子,两个大人干坐着,大眼对小眼,那多无趣?

其次,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发展。年轻父母不会像老人那样一味溺爱。一旦发现孩子有不好的习惯,立马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好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而且父母温暖的怀抱,亲切的话语,哪怕严厉的呵斥,所有这些,都能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和重视。

故此,我的建议——孩子,最好自己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吹喇叭
后一篇:堵!堵!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