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启南,别为失利哭泣

(2008-08-19 15:36:38)
标签:

杂谈

伴随奥运帷幕的徐徐拉开,各种比赛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运动场上,可谓几多欢喜几多忧。泪水与喜悦交织在一起,演绎了种种动人的画面:杜丽痛失首金的追悔莫及,陈燮霞勇夺首金的欣喜若狂;朱启南与金牌失之交臂的潸然泪下;张湘祥对着杠铃的深情一吻;体操男团在经过四年卧薪尝胆,终于如愿以偿的相拥而泣……无论成与败、输与赢,我们的情绪都随之起伏不定。

 

  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启南在领奖台上难以自抑的泪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对大家而言,取得银牌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但志得意满的他对金牌承载了太多梦想与希冀,一时之间承受不了这个对他而言残酷的现实。

 

对运动员们失意的泪水,我们理解。四年的坚守,这其中包含无数汗水与辛酸,而且还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枯燥与孤独。一旦失利,这种痛苦便无以复加、深入骨髓,甚至有人会从此一蹶不振,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句号。是的,人们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

 

我们该怎样面对失败呢?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人——李宁。

 

    奥运会开幕式前,主火炬手人选是其中最大的悬念。因为这最后一棒,凝聚了五千年古老中国的梦想,凝聚了13亿中国人民的期待,凝聚了全体中华民族的激情。能成为主火炬手是何等荣耀、自豪!当李宁优美、矫健的身姿在“鸟巢”上空奔跑,最终圆满点燃圣火时,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为之欢呼、动容。45岁的“高龄”还能委以这样一个光荣艰巨的任务,我想不是偶然的。回顾一下李宁的成长历程,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一九八二年的第六届体操世界锦标赛,成就了李宁“体操王子”的美誉:在全部七个男子项目比赛中,他一人独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高、单杠和个人全能六块金牌,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前无古人”,也极可能“后无来者”的神话。

    一九八四年,中国在重返奥运大家庭后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李宁再续辉煌,获得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三枚金牌,他在单届奥运会上创造的个人独得三枚金牌纪录,中国体坛至今无人能破。

      在李宁十七年的运动生涯中,共赢得了一百零六枚大赛金牌,这一成就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汉城奥运会前,二十五岁的李宁已经状态下滑,如果此时退役,观众心中将永远留下对“体操王子”的美好回忆。但此时,中国体操队青黄不接,李宁毅然决定冒险出征,结果失误频频,一金未得,徒留“廉颇老矣”的悲壮。

但面对失败,李宁用微笑向大家致意。他的淡然、超然感动了所有人,也为自己保留了自尊。退役后,李宁又把这种微笑带到了商界,一颗商界之星冉冉升起。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宁牌”运动服装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而“李宁式”的淡然微笑至今为大家所传颂。

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成功与失败组成,关键是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也要淡然处之。无论成与败,都是生活的一种常态。

可以说,是失败给了我们坚持和拼搏的力量。正视失败、藐视困难、锲而不舍,我们就不会被打倒。像体操男团,在上届奥运会夺金失败后,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在励志墙上刻下“卧薪尝胆,从负开始”的警语,每天提醒自己,就这样走过四年负重路,终于在时隔八年后给全国人民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失败,并不可怕。重新爬起,我们总有化蛹成蝶的那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