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周末你累吗?
这是舒舒这学期周六的时间表:
上午:8:00
起床
9:00-9:50
钢琴学校学习钢琴
10:30-12:00
少年宫艺术表演班练习舞蹈
下午:13:30-15:00
[快乐作文]课
15:10-16:40 奥数课
晚上:19:00-20:30
钢琴家教陪练
看这一天的安排,比平时还忙。上周六,我试了一天,从早上8点30出发到下午5点,我们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学习地赶到另一个学习地,中午饭也只有将就了。一天下来,当司机的我转得头都有些晕了。我真担心孩子吃不消,就问舒舒“累不累”?舒舒却说“不觉得,很好玩”。我也注意观察了,孩子一天的情绪确实不错,但肯定也累了,晚上刚过9点,还没洗澡刷牙,舒舒自己就倒在床上睡着了,而以前,周六电视看到10点半都不想睡。
第2天,我问舒舒:“要不减少一两个项目,比如[快乐作文],反正平时家长可以辅导”。但是随便减哪个项目,舒舒都不愿意,还说:“舞蹈是兴趣,钢琴是必修课,作文和奥数班有很多同班同学,更好玩”,并且还说“我喜欢讲作文课的刘老师,要给老师扎起”。最后,居然还提出想报名参加艺术体操班。
上学期,舒舒学习了舞蹈钢琴绘画,时间安排比较均衡,没有集中在周末。但这学期,增加了作文和奥数,课程内容和授课老师固定了,时间上没有选择,所以干脆集中到周六,才好周日腾出一整天时间,安排全家的休闲活动。
家长的一点感触:
对家长来讲,孩子不愿意学习,犯愁;孩子什么都想学,累。当然,孩子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真的是家长莫大的欣慰。
现在,大家都在提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我个人以为,兴趣和快乐很多时候不是天生或自发的,特别是孩子,很容易接受成年人的引导或暗示。因此,成年人就有可能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兴趣。
有心的父母,有很多机会去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细节中的各种反应,也因此比任何老师、专家都更了解自己孩子:他的所长所短、他的气质类型。孩子今后会长成怎样的人,家长是最直接的“雕塑师”。
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因材施教”,就是倡导根据孩子的个性去教导。说起容易,做起难。过于强调个性了,孩子可能难以适应环境;中庸一点呢,可能又走进了“一窝蜂”和“模式化”。特别是我们这些中国家长,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自己的兴趣或“望子成龙”的意识强加给了孩子,极端的例子就是8岁的长跑女孩。
爸爸妈妈们,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很多心得感受。当我7年前升格做了妈妈,才越来越意识到,家长更要不断学习,经常观察孩子,与孩子交流,才不致于让我们的孩子偏离了健康成长的轨道。
但愿我们家长的努力,会真正助力于孩子的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