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刚一起床,女儿就要让我帮她默写生字。
我疑问作业怎么没在昨天下午时完成,她回答说忘记了,一幅无所谓又很不耐烦的样子。
我没再问,继续看我的书。她一看我不理她,就开始在我一旁哭哭啼啼地央求,并说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刚开始我是有些生气,但很快,我管理住了自己的情绪。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情绪,开始有意识地开始管理它,并在管住它之后重新意识到:每一个问题都是孩子成长和完善的时机。我需要从这一问题中找到可以让孩子成长和完善的因子。
当我不再被情绪控制时,我就联结上了“爱”的力量。语气和态度都开始有所改变。并试着耐心地告诉她:
1、作业没做完是她的事,她没理由因我不帮忙就闹情绪、发脾气、哭闹,更不应怪我不帮她。我有理由拒绝她,因为在这个时间里,我有我自己的事情做。
2、如果她态度好并诚恳,或许我还可以帮她。比如,她不把自己的责任迁怒到我身上,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拿出要坚决改正的态度,如就这次自己的过失承担起责任,而不单是承诺自己再也不犯了。
我们因“爱”联结上了彼此的心,女儿从我的态度和话语中读懂了这件事背后的成长意义。于是,她也向我表达了三层意思:
1、妈妈,对不起,是我错了。
2、我没有履行每天做完作业再玩的承诺,愿意自愿放弃今天的看电视时间来对自己进行处罚。
3、请你帮帮我。
我很快表达了我的态度,表示愿意帮助她。并在帮她默写完之后分享了她在这件事中的突出表现:
1、她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失,不选择逃避。如,在突然想起作业没完成,明知会受到责备时,仍勇敢地表现出要去做这件事的决心。
2、知错就改,很愿意采纳有益的建议。
女儿显然很满意我对她的肯定,也很满意自己在处理这件事情中自己的表现。
成长就是这样,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果我们能透过问题看到它背后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吸收到这份意义和价值背后的营养。而这份营养,也一定会助推她的成长和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