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秀秀:浅谈六大茶类之红茶

标签:
文化 |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宋 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仍从东坡居士的“从来佳茗似佳人”说起。如果将白茶比作淡妆素裹的佳人,红茶就是“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盛妆美人,汤色红艳,甜香袭人。
红茶起源于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
红茶主要有:
祁红,产于安徽祁门等地;
滇红,产于云南佛海等地;
霍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
苏红,产于江苏宜兴;
越红,产于浙江诸暨、浦江等地;
湖红,产于湖南安化等地;
川红,产于四川宜宾、高县等地。
红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发酵作用使茶叶中的成分产生化学反应,以水冲泡,不仅香气赢人,还呈现出特有的深红茶色,因此得名“红茶”。红茶的特点是色泽乌润,味厚而带有焦苦,有麦芽香,茶汁红艳。
红茶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是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发酵过程中,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聚酯型儿茶素等水溶性氧化产物。这些水溶性氧化产物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物质共同构成茶汤的滋味。
外形:乌润、匀整、金毫显;
香气:甜香、花香、果香,馥郁扑鼻;
汤色:红浓、透亮、金圈明显;
滋味:醇厚、爽滑、回甘。
红茶储存,亦应注意避光、防潮、防异味。开封后的茶叶香气和滋味极易流失,因此应尽快喝完。
似今日冷雨敲窗的时候儿,若能似书院薛山长一般,也有一杯来自蒙顶仙山的红茶--“红袖添香”在手,一定倍觉暖意融融,俗虑顿消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