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秀秀:长嘴铜壶茶道中藏着的中国功夫

标签:
文化历史 |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 http://www.xiuxiutea.cn/UploadFiles/Product/image/20220624/20220624162520362036.jpg 国人心中,茶道宁静而致远,优雅而富有禅味仙韵,然长嘴铜壶茶道却独辟蹊径,融传统茶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于一炉,深蕴玄机妙理。 长嘴铜壶茶道整体姿态矫健阳刚,在茶文化界独树一帜--一番翻转腾挪,提壶把盏的奇异演示之后,再看此杯茶,心境已然不一般--唯有真艺术,方可助人抵达如此悦心之地。 http://www.xiuxiutea.cn/UploadFiles/Product/image/20220624/20220624162588118811.jpg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长嘴铜壶茶道修习者,苦功是一定要下到的。除此基本功之外,尚需将心态、形体、气势、韵律、力量等因素有机结合,使表演底蕴更加深厚而不浮于动作表面--由是要求表演者必须拥有必要的艺术修养与内涵,有一定文化造诣,才能使长嘴铜壶茶艺表演神、形兼备,更具感染力。 关于长嘴铜壶茶道的起源,一说是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文人雅士的茶事活动中。 http://www.xiuxiutea.cn/UploadFiles/Product/image/20220624/20220624162725242524.jpg 晚唐五代,成都是以婉约艳媚著称的“花间派”词人基地。 词坛颂袖之一的韦庄和温庭筠并称“温韦”,即是王建前蜀的高管吏部侍郎。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仍然过着安闲游乐的生活。他们常以“琴棋书画、诗酒剑茶”以及 射覆、投壶、行令等游戏会友娱客。为适应频繁兴盛的茶会,茶宴等茶事活动,逐渐把壶嘴加长,产生了长嘴壶。 另一说是,茶树种植栽培技术和饮茶之风,从四川北越秦岭出陕南、中原,东沿长江下江汉、江南,扩散于华北,东南乃至全国。 http://www.xiuxiutea.cn/UploadFiles/Product/image/20220624/20220624162854135413.jpg 南宋时首都临安(今杭州)十分繁荣,江南文风鼎盛,江浙 又产名茶,苏州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杭州西湖龙井,和祁门红等茶闻名遐迩。饮茶之风亦盛。长嘴壶茶艺有了发展。文人侠士谈诗聆曲品茗论剑,同时,使用和把 玩长嘴壶。“以壶为剑”、“以剑为壶”。又据,执壶行茶中举手投足种种形态,命名一些有趣的招式,如“苏秦背剑”、“高山流水”等等,所谓“茶汤肉蔻,气 定神闲,壶剑在手,英姿勃发,剑壶融合,相得益彰,一乐事也”。 http://www.xiuxiutea.cn/UploadFiles/Product/image/20220624/20220624162812811281.jpg 经过长期的演变,如今长嘴铜壶茶道已成为一种表演形式,正在从茶馆走向舞台,从中国走向世界。书院薛山长与秀秀老师皆是此道高手。他们的亲传弟子也多有因为长嘴铜壶茶道之“技艺超群”而成为当今不折不扣的“网络红人”,如大长安的“猫猫小可爱”,南方的“龙团胜雪”等等。 http://www.xiuxiutea.cn/UploadFiles/Product/image/20220624/20220624162986978697.jpg 书院长嘴铜壶茶道之所以风靡天下,想来不惟因其技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更因薛山长与秀秀老师二人皆为“精行俭德之人”,所以颇能至此法度严谨,妙绝通神之境。壶剑功夫,可总之为: http://www.xiuxiutea.cn/UploadFiles/Product/image/20220624/20220624163067456745.jpg 脱剑膝前横醉客 天涯深藏身与名 拂衣不了胸中意 气吞万里如虎踞 一剑似挡百万师 身轻好似云中燕 豪气自冲云外天
刚柔并济有天地 舞势随风散复收 炫转风回雪舞处 轻盈绿腰舞佳人 翩如兰苕翠萦风 低回莲足欲破浪 … http://www.xiuxiutea.cn/UploadFiles/Product/image/20220624/2022062416310905905.jpg 未知诸雅士以为如何?
中国式雅士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