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六棵母树大红袍生长在福建武夷山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

(2007-09-12 00:23:15)
标签:

神茶

茶树

龙头拐杖

母树

九龙

分类: 茶文化讲座
这六棵母树大红袍生长在福建武夷山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
  这六棵母树大红袍生长在福建武夷山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有360年的历史!
 
大红袍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一)  勤婆婆的神茶

     很早很早以前,武夷山北麓的慧苑村里住着一位老婆婆,丈夫早亡,无儿无女,孤身一人,靠砍柴种菜和帮助乡亲们缝缝补补为生。她人勤心好,乐于助人,是远近闻名的好人。人们不知她姓甚名谁,都亲热地叫她;“勤婆婆”。

有一年,武夷山遭到史无前例的大旱,人们只好剥树皮,割草根,挖观音土等充饥,吃的肚子越来越胀,脸越来越黄。有一天,勤婆婆从老远的山上采集野菜回来,想熬一碗汤吃。她把嫩叶放入锅中,加上水就引火煮熬,熬好了汤正想喝,忽听门外传来阵阵痛苦的申吟声。勤婆婆忙放下汤碗,出门一看,只见石墩上坐着一位白发老翁,正困难地喘着粗气。她过去急忙把老人扶进屋里。老人张开的嘴唇上干裂成一道道口子,有的口子还流出血来。勤婆婆心酸了,她不假思索地端起刚烧好的汤,送到老人手里,说;“大旱年头,没什么好吃的,这碗汤趁热喝了吧!”老翁感激地接过碗,咕噜咕噜几口就喝光了,顿时气喘好多了,精神振奋了。老人递过碗来问: “还有吗?再给我一碗。”勤婆婆毫不吝啬地又给他倒了一碗。老人喝完,笑呵呵地举起手中的龙头拐杖,对勤婆婆说:“好心的妇人呀,你救了我,老汉没什么报答你,这根龙头拐杖就送给你吧!我再送你一颗种子,你可用拐杖在地上挖个坑,把种子撒下去,盖好土,浇些水,以后把拐杖靠在树上,它会带给你带来幸福的!”说完,但觉得身边刮起一阵香风,老人飘然而去。勤婆婆看呆了。她想,莫非是遇到了神仙吧!于是按照老人的吩咐,在院中挖了坑,播下籽,浇了水。不几天,果见一棵绿油油的茶树嫩苗破土而出。勤婆婆把拐杖靠在茶苗边,这棵茶树像是从拐杖中吸取了大量的水和养料,居然疯长起来,不多时己变成枝壮叶茂的大茶丛了。树上新梢簇簇,春风吹来,缕缕清香,引来了林里的百鸟,引来了溪边的蝶蜂,也引来了村里村外的男女老少。

勤婆婆高兴极了,张罗着采摘芽叶,并把茶叶熬了一大锅浓浓的茶汤,分送乡亲们。说奇也真奇,那茶树新梢边采边发,那茶汤喝起来沁人心脾,直觉得荡气回肠,身心轻快。心口痛的居然不痛了,肚子胀的逐渐消肿了,大家都越喝越有精神,人们惊异地称这丛茶为“神茶”。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不久传到皇帝那里。皇帝是个既贪又狠的人,在他的眼里人间仙草琼花、奇珍异宝都得姓“皇”,神茶当然也不能例外。于是他派出兵卒,抢走了这丛神茶,植于御花园中,并召集文武百官,举行隆重的盛会。在鼓乐声中,皇上挽起衣袖,打算亲自采茶。谁知那茶树像有意作弄他似的,一个劲地忽啦啦往上长,任凭皇上跳起脚,站在凳上,爬上梯子……茶树还是长呀长呀,始终无法采到茶叶。皇上大怒,下令砍掉茶树,连根铲除。

再说自神茶被抢以后勤婆婆哭得泪人儿似的,最后病倒了。一天,她睡在床上,忽听喜鹊在窗口喳喳地叫个不停,就柱着拐杖出门看个究竟。只见几个男人正扛着一个树根走来,她定睛细看,这不是神茶的根吗?原来好心人把皇上丢弃到宫外的神茶根给送回来了。

这一喜非同小可。勤婆婆愁也消了,眼也明了,病也好了。她跑过去抚摸着茶根,亲切地说:“神茶啊神茶,我是个苦命人,没有这个福份得到你的恩赐,你还是走吧,留在这里他们还会来杀你。”说罢把龙头拐杖靠在树根上。

谁知龙头拐杖忽然变成一片红云,载着那丛神茶在院子上空打了三个圈,似在感谢勤婆婆,也像恋恋不舍当地的乡亲们,然后冉冉地飞走了。这片红云掠过慧苑岩,飘过流香涧,飞进了九龙窠,落在半山腰的山岩间。第二年,当人们再去看时,那茶树己抽发新梢,绿油油的逗人喜爱,那岩壁上有一股清泉涓涓流下,犹如白发仙人拐杖上夜明珠渗滴的仙水。白发仙人所以要让茶树扎根在九龙窠半腰的悬崖上,就是因为这是片“宝地”,而且当时没有上山的路,攀登到这样的绝壁上去采神茶,只有那些勇敢勤劳,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做到,只有这些人才配获得幸福和欢乐。

以后,茶树发蔸,长成了6丛,这6丛茶每当发芽时就像红云飘在天心九龙窠的悬崖上,人们给神茶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大红袍。

             (二)  御赐红袍

    记不清是哪个朝代,有位皇后得了一种怪病,饭不想吃,水懒得喝,肠胃胀闷,精神不振。皇帝召来御医,遍寻灵丹妙方,均无良效。一天,皇后流着眼泪,拉着太子的手说:“儿呀,你如孝顺我,就到民间去采访,也许我还有一线希望。”太子忙跪下说:“请母后放心,孩儿明天就启程,你安心休养,静候佳音吧!”

第二天拂晓,太子换上布衣,带好盘缠,为了母病,决心冒险闯高山,探密林,去寻找仙药。他走呀走呀,走了一天又一天,不知越过了多少山峦。也不知涉过了多少河流,有一天,他走到一个深山老林中又累又饿,不知不觉昏沉沉地就伏在地上睡着了,睡梦中他还在为母亲的病担忧。忽听有“救命呀,救命!”的呼声。他警觉地站起来,定神睁眼四望,只见一位白发老人跌倒树下,一只斑斓猛虎正从山下往上窜。太子忽中生智,急忙拔出宝剑躲在树后,待老虎走近,冷不防从侧面猛刺过去,正中要害,老虎鲜血直喷,慢慢地倒下不动了。

老汉得救了。老人感激地跑在太子面前说:“小官人,你真是好胆量,好武艺,救我一命,此恩德永世难忘!”老汉见太子少年英俊,举止非凡,不像猎户,便问他为何单身上山?太子叙述了为母病寻求秘方的心愿,老人听了既同情又敬佩,他低头认真思考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对太子说:“有秘方了!”太子急忙问;“在哪里?”老汉捻着白如银丝的胡子,慢条斯理地说了这样一段经历:老汉有位表哥,姓王名成,家住武夷山麓,有一年舅妈患病,也是茶饭不思,神亏腹胀,后经人指点,在山上采来一种树叶熬汤,喝后病就好了。从此武夷山的人常年采饮,常年无病,真是仙药啊!太子听了喜出望外,拉着老汉,求他帮助去找神树。

老汉一为报救命之恩,二念太子一片孝心,就欣然同意陪他同往。在老汉的带领下,太子在武夷山天心岩九窠的悬崖峭壁上找到了6棵枝繁叶茂的茶树。太子欣喜若狂,在老汉帮助下攀上悬崖采摘芽梢,并从怀里抽出一块红布包袱,将采下的叶子小心地放在布包中,装满一大包后才飞速下山,日以继夜催马扬鞭,流星赶月似地直奔京城。

太子一回京城,直奔皇后榻前,但见母亲比以前更加消瘦,精神更加萎靡,忙拉着拉皇后的手说:“母后,儿带仙药来了。”皇后一听,心情宽舒多了,继而喝下一碗茶汤,但觉得肚内微微作响,鼓胀难受减轻了,接着喝第二碗、第三碗……,越喝精神越好,连服几天以后,皇后能起床正常饮食,病果真全好了。这事轰动了京城,满朝文武大臣纷纷前来庆贺,皇帝更是龙颜大悦,连下了两道圣旨:一是赐大红袍一件,每年寒冬腊月,用红袍为茶树裹身,以御严寒。二是封老汉为护茶将军,世代袭职,每年采收芽叶精制后进贡。

自此,武夷山人就把天心岩的那6棵茶树称之为“大红袍”。

            (三)  状元报恩

     一天,有位书生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正遇天心庙老方丈下山化缘,急忙叫人把他抬回庙中。方丈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泡开,端给书生喝。书生又冷又渴,接过碗就喝,几口下肚,但觉涩中带甘,香沁心肺,腹胀减退,烦燥渐消,精神为之一爽。因考期尚早,书生便留在天心寺中,边养病,边温习功课,谁知喝了老和尚的药如有神助,在读书时记忆力奇佳,学业突飞猛进。如此歇息几天后,身体比原先强健了许多,就拜别方丈说:“方丈慈悲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一定回来,修整庙宇,再塑金身,以报答大恩大德。

不久,这位书生果然金榜题名,中了状元,并被皇上招为东床驸马。他虽然春风得意,但仍未忘报恩之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状元骑着高头大马,离开了京城,回武夷山天心庙还愿。与天心庙方丈相见后,谈及当年生病之事,状元问是何仙药治好了他的病。方丈说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听了,认为这是救命的神茶,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第二天老方丈就带领庙内大小和尚和状元一同到九龙窠,采来茶叶,请最好的茶师加工,并用特制小锡罐盛装,由状元带回京城。

谁知状元回到朝中,正值皇后犯病,百医无效,上下慌乱。状元一问病情,乃肚疼鼓胀,食无味,寐不安。于是向皇上陈述神茶药效后取出那罐茶叶呈上。皇帝马上命人熬煮让皇后服下。说也怪,皇后服以后,但觉回肠荡气,痛止胀消,精神不仅逐渐复原了,而且比生病之前更加健康、更加美丽。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去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同时派专人看管茶树,年年岁岁采下茶叶,悉数进贡朝廷,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中的珍品——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