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辽史》、《金史》地理志研究方法与体会。
研究辽、金历史多年,精准的说,是1975年至今,40年。研究领域;《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通考。
研究方法;
1,实地田野考察,以山川、河流为坐标,全面系统考察辽代上京临潢府区域内契丹人生存与活动的空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躬行!彻底躬行!
2,熟读、精读《辽史》、《金史》。熟读、精读相关史料,相关古今与此关联的论述。过好文献关与史料关。借助今天的信息平台,完成好这项基础上工作已经不是难题。只在细致勤奋。
3,
利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进行综合性研究。具体是;史料、实考、文博、器物辨识、微观、宏观地理,军事地理,现代卫星遥感识图、区域地质、水文、气候知识等多方面技术综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搞清和恢复历史原貌。
4,接地气,上至专家、学者,下至盗墓贼、“铲地皮”的文物贩子、地方文博人员、地方文化名人都是我学习请教的的对象。近水知鱼情,近山知鸟音。我更重视接触后者。
5,
精通本区域内的民族、民风、民族语言。熟稔地域文化。
6,独立思考,亲历亲为,少跟风,少跟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自己没深入研究、调查的事情说“不懂、不会、不知道”不是丢人的事,是真诚的表现。
7,千万别信跨地域和空间的所谓”专家、教授"的胡说,因为专家,专家,专他自己家的事可能还靠点普,至于“专”你“家”的事情他是“专”不了地。远来的和尚是念不好你家这本经的。自己家的“经”必须得你自己念,自己解,念熟了你就是“专家”了,”专“自己家院子里面的那点事,你肯定比外人弄得明白!
8,与真正的“高人”交流,既不浪费时间又有提高,是好事,但是;也是得有缘分才能实现!
这就是我研究辽、金史地理志。临潢府方面的一点点体会。
具体研究结论;
我认为;辽代的“上京临潢府不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真正的辽代首都辽上京临潢府在今天的内蒙古科左中旗白音塔拉镇东南,东玛拉沁嘎查东南2公里。有东玛拉沁古城为证。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那坐辽代古城“波罗城”我认为是辽代前期的奚王府,辽、金时期------武安州、北安州。这个问题我认为;董新林先生是清楚的,他应该发表他的“明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