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2013-11-22 10:54:33)
标签:

转载

【历史遗迹】辽文化考证获新发现 法库被誉大辽福地宰相故里

2013年8月17日 中国新闻网

http://ln.sina.com.cn/news/s/2013-08-17/152555270.html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巴尔虎山

中新网沈阳8月17日电(记者沈殿成)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城西12.5公里,风景秀美的巴尔虎山下,发现了一座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90米的土筑古城。经过近30年的调查考证,这座城址终于于日前被揭开神秘面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史专家冯永谦说,这座古城就是辽代著名宰相韩德让所建的头下军州——宗州。

宗州城址位于法库四家子乡巴尔虎山西面丘陵地带,记者曾数次登临于此。城墙遗址上面生长着茂盛的刺槐树、山枣树、榆树、山杏树等各种植被。四周皆有山岗,村南面有一条源于巴尔虎山的小河,向西流入秀水河中。

巴尔虎山地处长白山脉与阴山山脉余脉交汇处,有大小山峰99座,其主峰庙台山是辽河入海口正北方向的第一座高峰,也是沈阳第一高峰,近两年当地在这里连续举办登山节。

巴尔虎山山势奇伟、植被丰富、风景秀丽。冯永谦告诉记者,巴尔虎山在大辽国时期被称为石熊山,是与木叶山齐名的一座圣山。这里还是辽代后族萧氏重要聚居地,是辽代历史文化重要传承地,曾是皇家御道和兵家必争、兴商通货之地,曾演绎出“太宗德光拜圣山”和“太后萧绰走宗州”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

辽国是中国北方民族契丹于公元907年建立的地方政权,国号始称“契丹”,公元918年改国号为“辽”。唐朝末年,契丹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中最强大的力量。

1000多年前的辽国,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和有效开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

专家认为,辽文化不但印证了中国北方发展的历史,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北方各民族文化的特征,不但经历了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融合的曲折历程,也为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在辽代历史上,辽圣宗时期由于其母亲萧绰(萧太后)辅佐,北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繁荣,而为其成就大业功不可没的就是宰相韩德让,后被赐名耶律隆运。

韩德让所建的头下军州——宗州在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时,由于未被考证出辽代时期此城的具体名称,故因村名而被称为“四家子城址”。

冯永谦说,当年在城内因建房等原因挖出的铜钱,卖给当地供销社收购站就有一千多斤,铜钱主要是宋代的,计有“开元通宝”、“圣宋元宝”、“景德元宝”、“嘉祐元宝”、“熙宁元宝”、“元祐通宝”等。出土时一般是盛装在缸里或六耳铁锅内,其上面反置一件六耳铁锅或盖一块石板,俱埋于土中。还出土了部分文物,有10余面铜镜、铜印和大量铁器、陶器、土石磨、石碾砣、土石臼等。

法库作为辽代萧氏后族的重要聚居地,遗存的辽文化资源还有闻名全国的辽墓群。

出法库县西南行50公里,到达叶茂台镇叶茂台村。记者到此踏访,看到在村西北两公里处,连绵的山丘被裁为三截,西面为“圣迹山”,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叶茂台辽墓群就分布在这里,其中有辽代宰相萧义的墓。

辽代时,法库地区“城郭相望、村镇密集、市井繁荣”。据史料记载,至少有6位辽代北府宰相、10位辽代皇后出自法库,另外名臣重将更不计其数。因此,法库被誉为“大辽福地、宰相故里”。

随着古宗州城址的确定,目前,法库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辽墓群为代表的辽墓已达20余处,古城址22座,挖掘、整理辽代村落遗址220余处。可以说,法库处处有文化遗存、乡乡有传说、村村有故事。

目前,法库成立了沈阳市辽文化研究会,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固化和传承辽文化。当地总投资1.2亿元的辽文化博物馆(白鹤楼)正在紧张施工,将于今年底开门迎客。法库无疑是一座辽代文化与艺术的宝库,辽文化又是沈阳地域文化的重要一脉。

 

法库辽文化再添新彩境内考证古宗州城址
2013年08月12日17:46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http://ln.people.com.cn/n/2013/0812/c340421-19292237-2.html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散落在地表的辽代时期瓦砾残片随处可见


    沈阳市法库县城西12.5公里,风景秀美的巴尔虎山下,千年之前是皇家御道和兵家必争、兴商通货之地。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90米的土筑古城。经过近三十年的调查考证,这座四家子城址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它就是辽朝宰相韩德让所建的头下军州——宗州。
    专家考证近50年确定宗州古城
    在辽代历史上,辽圣宗时期由于其母亲萧绰(萧太后)辅佐,北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繁荣,为成就其大业而功不可没的就是宰相韩德让,后被赐名耶律隆运。
    据《辽史·地理志二》记载:“宗州,下,刺史。在辽东石熊山,耶律隆运以所俘汉民置。圣宗立为州,隶文忠王府。王薨,属提辖司。统县一,熊山县。”宗州,属东京道,原为耶律隆运(即韩德让)所建之私城,圣宗立为州,原应是头下州,耶律隆运死后收为国家行政建置,统有“熊山县”。据《地理志》说,宗州“在辽东石熊山”,但其语焉不详,未可定点,因此学术界长久以来没有形成任何考证意见。因此,宗州城址在哪一度无成说可依。
    “后来我发现还有一条文献记载值得注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辽史专家冯永谦回忆说,明代《辽东志》中记录古代交通道路时,提到“开原西陆路”站点中有一站为熊山站,从道路所经与方位及地理距离等诸方面考察,此熊山站应该就是辽代时的熊山县。《辽东志》记载这条道路,是由今开原市老城镇(辽代咸州)出发向西去,经庆云、熊山、洪州,到阜新塔营(辽代懿州)。这条交通路线是从当时辽东的北部地区重镇开原向西通往蒙古的重要交通路线。《辽东志》记载:“熊山,(开原)城西北一百九十里,在辽河西岸。”
    冯永谦认为,按照记载中驿路的方位、里程考虑,宗州应当在法库县境内。从1965年开始,他多次在法库县进行考古发掘和调查,前后发现古代城址23座,其中绝大多数为辽金时期城址。在这些城址中,他经过分析考证认为,法库镇四家子村辽金古城址,就应当是辽代的宗州城址。
    城址见证“大辽福地、宰相故里”
    日前,记者随冯永谦到法库四家子乡四家子村开展考古调查发现,这座曾经演绎出“太宗德光拜圣山”和“太后萧绰走宗州”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的古城,早已不复当年的兴盛,城墙遗址已被繁茂的刺槐、榆树等各种植被所覆盖。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城墙遗址一角


    据冯永谦介绍,四家子城址为土筑古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90米。北城墙与西城墙均保存较好,儿南墙则已建民宅,毁坏不存,仅余下西南角一小部分,南段则已塌落沟中。
    此外,城址四角均有角台,西北角至今仍完整保存,宽10米,存高3.6米。城墙土质纯净,仅含少量粗砂砬,夯层明显。城内中部偏西处有一个小土岗,有很多灰色布纹瓦。在城址后部靠近北墙的地方,有三个土台,据信是城中建筑物的地基旧址。
    虽然城址已经荒芜,但从城址中出土的遗物特别丰富,为各城址所少见。冯永谦告诉记者,在城址后半部的地表上,遍地都是瓦片,瓦青灰色,很厚重,火候较高,外面光素,里面布纹;城内东南部各类遗物也有很多,主要是灰陶片、白瓷片,也有酱色釉瓷片,白釉铁锈花瓷片很少,还有灰色沟纹长方砖。
    据记者了解,数十年前,在城址内因建房等原因挖出的铜钱,仅卖给当地供销社收购站的就有一千多斤。计有“开元通宝”、“圣宋元宝”、“景德元宝”、“嘉祐元宝”、“熙宁元宝”、“元祐通宝”、“清宁通宝”等以宋辽两代为主的钱币。
    “这些文物出土时一般都是盛装在缸里或六耳铁锅内,其上面反置一件六耳铁锅或盖一块石板,一起埋于土中。”冯永谦告诉记者,同钱币一起出土的还有10余面铜镜、铜印、大量铁器、陶器、土石磨、石碾砣、土石臼等文物,据此也可以得出结论,这座城址应该始建于辽代,一直沿用到金时期。
    由此可见,辽代时期的法库“城郭相望、道途相连、村镇密集、市井繁荣”,史载曾先后至少有6位辽代北府宰相、10位辽代皇后出自法库,名臣重将不计其数。因此,法库得名“大辽福地、宰相故里”。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1865年7月,清政府派员护送僧格林沁的灵柩北上,安葬在科尔沁左翼世袭旗陵(今辽宁省法库县四家子乡公主陵村)。僧格林沁碑就在现在的村小学后院,中部已断裂,后经修补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巴尔虎山风光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巴尔虎山风光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巴尔虎山风光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巴尔虎山风光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巴尔虎山风光
[转载]【历史遗迹】法库境内考证辽代古宗州城址 巴尔虎山风光

【附录】巴尔虎山位于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境内,由城址山、庙台山、大馒头山和黑山组成,主峰海拔447.2米,为沈阳市第一高峰。区域面积14.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近2000公顷,漫山成长着原始次生林,大量枫树、榛子树等相间其中。巴尔虎山在大辽国时期就是与东木叶山齐名的一座圣山。不但山势齐伟、风景秀丽,而且还是辽代历史文化传承地,也是军事要塞。这里曾是辽朝宰相韩德让所建的头下军州所在地,后改为行政建制。这里曾演绎出太宗德光苦拜巴尔虎圣山和“太后萧绰走宗州”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这里自古以来就传承着登山祈福、博大精深的的民俗文化。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石人山最高峰海拔441.3米,为沈阳行政区域内第一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