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 |
《镔铁契丹兴北亚》走进科尔沁之五
公元947年,契丹王朝改称“大辽”。境内除契丹之外,还有奚、渤海、女真、汉、室韦等多个民族,地域十分广阔,疆域“东自海,西至流沙,北绝大漠,南抵河北”。
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四世纪初,广阔的科尔沁草原养育了勤劳、勇敢、体形健壮且具有智慧鲜卑人,从这里先后走出了段部、宁文、慕容等多个鲜卑部族。当他们以勃勃生机步人中原之后,另一个古老民族又从科尔沁草原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来,这就是号称有“镔铁”一样性格的铁血民族——契丹人。
契丹之名最早见于《魏书》,称其为东胡族系中鲜卑人的一支。早期的契丹人同属于宇文鲜卑的部落联盟当中的几个姓氏部族。这些部落分散在现今霍林河流域(当时称之为啜河或燕支河)和乌力古木仁河流域(当时称为狼河)游牧。公元344年,前燕主慕容皝在今扎鲁特旗北部攻破宇文部,从属于宇文部的遥辇、乌槐、迭刺、库莫溪部也被击溃,并向科尔沁草原西部南端的老哈河上游一带躲避。从此,这些部落从宇文部的统治之下游离出来,其中遥辇等部在霍林河和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游牧。
慕容鲜卑击败宇文鲜卑后,迅速向东南和西南发展,很快就进入了辽西,并越过燕山进入河北和河南,大大减少了对科尔沁草原中部利西辽河流域的控制。借此时机,活动在这里的人原以被击溃的遥辇、乌槐、迭刺部乘势发展起来。辽史《地理志》说: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架青牛自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两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
这里所说“两水合流”之地就是指土河(老哈河)、潢水(西拉木伦河)交汇之处,就是今天吉林省双辽市城北勃勃图山脚下,二水交汇形成辽河。这里也是《辽史》中记载的“木叶山”所在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契丹部族自从公元四世纪中期从宇文部分离出来后,最初是由一个来自内蒙古草原兴安岭中部以北(潢水发源之地)的、以青牛为图腾的草原游牧民族为主体的带有母系氏旅社会遗迹的游牧民族和一个以白马为图腾的来自土河上游巳接受了农耕文化的并兼有畜牧文化的、已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部族结合而产此的一个新的民旅。这个民旅与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东胡、乌桓、鲜卑存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从这时开始,已向更为先进的农耕文化迈进,并且已将半农半牧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方式。
隋炀帝七年(611年),契丹部落联盟在大贺氏部族窟哥的统领之下,得到了隋王朝的支持,发展很快,联盟已形成较为强大的八部联合体。他们规定:“凡征调兵马对外攻战,各部必会齐,统一行动”,成为了科尔沁草原乃至当时的东北地区最强劲的一股军事势力。唐朝建立后,他们很快归附了唐朝。高祖武德(618-626年)中,契丹大酋长孙敖曹先后遣使入唐朝贡。唐王朝为了巩固东北边疆,更加有力地对付东部的高丽和漠北的突厥势力,公元648年,乃于契丹的驻牧地设置松漠都护府(地点在科左后旗境内)和十个州,以窟哥为松漠都督,统管十州军政大事,并封“无极男”,赐姓李,以示信任。武则天执政时(684—704年),契丹人在首领孙万荣的统领之下反叛唐朝,被唐击败。唐玄宗时(712——756年)契丹复又归附,玄宗骨以公主嫁给契丹首颁为尘。
“安史之乱”之前,安禄山曾多次挑起对契丹部落的战争。安禄山的母亲出生在科尔沁草原西南部(奈曼、敖汉一带)曾为萨满巫师,因此,安禄山精通胡语(即当时的契丹语)。为了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他曾率兵数万进攻契丹牙帐,在科尔沁草原的中部和西部、南部进行过多次战争,但是均被契丹部众所击败。后来,唐王朝日益衰败,风雨飘摇,早已不能控制边疆地区,此时的契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进步,已经乘势而起,不但建立了较为牢固的政权,而且.成为由科尔沁草原上土生土长的祖国北方的一个最强大的政治和军事联合体。
从屈列至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916年)其间,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共传九世,总称为“遥辇九帐”时期。这是契丹由最初的部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王朝建立的发展时间。这一时期经济、文化和军事力量的发展,为辽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916年,契丹部落联盟中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在金玲岗祭告天地,建立了契丹帝国,并在现今吉林省四平市以西辽河东岸,建立龙化州做为都城,谓之曰东楼。公元919年,契丹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迁都龙眉宫,定都临潢府,现今内蒙古科左中旗巴彦塔拉镇东玛拉沁村东南。公元947年,契丹王朝改称“大辽”,直到1125年为金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210年。辽朝境内除契丹之外,还有奚、渤海、女真、汉、室韦”等多个民族。地域十分广阔,疆域“东自海,西至流沙,北绝大漠”,即东至今鄂霍茨克海、日本海,西越阿尔泰山,北达外兴安岭,南抵河北,后至现今河南省北部。长期以来,史学研究受所谓正统观念的影响,始终缺乏对契丹和辽的深入研究。近年来,辽、宋、夏、金、元的历业研究排序已经得到首肯,而辽史文化也被共同认定为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流。由契丹文化以及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构成的辽文化,对全世界和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契丹人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中华民族多元历史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